• 59阅读
  • 0回复

继续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0
第1版()
专栏:社论

  继续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
动员和组织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近两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一九五四年,各地根据党和政府的政策,发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对社会各阶层、学生家长、已经毕业的和在校的学生,进行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加强了中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因而初步转变了轻视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社会风气,顺利地解决了毕业生升学和从事生产劳动的问题,并给今年的工作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对初中和高小毕业生的基本政策,除招考少部分人升学外,主要是号召、组织一部分人去从事工业生产,大部分人去从事农业生产,参加互助合作运动。我们应该使中小学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变成有政治觉悟和文化教养的人,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他们在中小学毕业以后,就应当遵从国家的政策,能升学就升学,不能升学就自觉地愉快地去从事生产劳动或做别的工作,不应为不能升学而苦恼。当前动员和组织青年学生从事生产劳动的思想障碍和实际困难还是很多的。有些地方党委、教育行政部门、青年团组织只看到一九五四年暑期的工作比较顺利,忽略了仍然存在的困难,产生了“差不多”的思想,实际工作也就跟着松懈下来。目前暑期虽已临近,他们还没有抓紧这一工作,这是不好的。各地应即进一步加强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应有丝毫松懈。
许多事实证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学习技术较快,有不少人在工业生产中成为先进生产者。如高小毕业生李达林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作四年中,多次改进工具,一九五三年以七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两年零六天的工作量。在农村,仅河南省七十四个县即已有十万多初中和高小毕业生担任了生产合作社主任、互助组长、会计员、宣传员、民校教师等工作,占从事农业生产的初中和高小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七。他们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不仅应当对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在工农业生产中已经发挥的作用给以足够的估计;而且还应当预见到,在党和政府的不断教育下,他们将来还可能锻炼成为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骨干。今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训练技术工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会计员、农业技术员、农具手、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及国营农场见习生,初中和高小毕业生是一个重要来源。这都说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工农业生产是符合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的。
为了更好地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是一项迫切的工作。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应当在各级学校和各个班级经常进行。一九五四年各地中小学抓紧了对应届毕业生的劳动教育,这是很好的;但是忽视了非毕业班和高中、师范学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却是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考虑到暑期很快就要到来,而过去各校的劳动教育还做得不够,因此须要特别注意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指导,以便使他们能够按照党和政府的政策来正确处理自己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在一九五四年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许多学校的领导人员和教师,由于对劳动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曾经作了不恰当的,甚至是歪曲的宣传,如错误地宣传
“升学不光荣”,就是明显的例证。我们应当教育学生认识劳动是光荣的,升学同样是光荣的。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初中和高小毕业生还不可能全部升学,而升学的还只能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要从事生产劳动。我们要使他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方法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很多学校采取参观工厂、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劳动模范,请劳动模范作报告,同劳动青年联欢,阅读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读物,参加体力劳动活动等方式,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通过课堂教学,经常地进行劳动教育,就作得比较差。今后必须学会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并且还要善于使课内外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过去一般学校的劳动教育,都着重在思想方面,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对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注意得很差。今后除了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以外,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施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懂得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在小学高年级并应学习珠算)。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育部应当对中小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作进一步的修改。
加强社会宣传工作,对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有着重要意义。宪法规定:“劳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事情。”新中国的公民都应当有这种思想。必须继续向人民群众宣传这种思想,批判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剥削阶级思想,以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舆论和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这是当前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已经从事生产劳动的毕业生,各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对劳动的自觉的社会主义的态度,使他们热爱劳动,安心生产,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同时,对他们进一步提高政治、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正当要求,要采取业余学习的方式,适当地给以满足。近年来,有很多厂矿、企业和农村的党组织很注意对这些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并注意培养典型,树立榜样,用典型事例教育大家。还有很多厂矿和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开始注意到组织这些青年学习生产技术。有很多地方的青年团组织对领导他们自学作了很大的努力,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都是很好的作法,值得提倡。
每一个家长都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子女。父母的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和志向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觉悟,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积极协同学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子女,不断地加强对子女的劳动教育。如果子女不能升学,就应当积极地想办法,为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宣传教育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则应当积极向家长进行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对子女的教育的责任。中小学校则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建立固定的家长工作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委员会,使学校教育能够经常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和监督。根据一九五四年的经验,家长工作仅由学校来做是很不够的,还应当发动群众团体(如民主妇女联合会等)和基层干部对家长进行工作。
为了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除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好组织安排工作。应当了解,学生在受完中小学教育以后,如果不能升学,就应参加生产劳动。对于他们的就业问题,国家要尽力协助解决,但不是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这一点,有些国家工作人员还不了解,企图解决所有不能升学的初中和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外,也有些地方在协助解决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时候,过分强调分配他们参加工业生产,这是不完全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为了做好毕业生的组织安排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一致,及时制定计划,早作准备。在一九五四年,有些城市对不能参加厂矿生产的毕业生,采取了就地安置和由家长自谋职业的办法,使他们从事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有些农村地区,事先作好准备,等毕业生回到村里,就有计划地把他们安排到互助合作组织里去。这些作法都是很好的。一九五四年组织工作的缺点是计划性不够,有些用人单位提出计划过晚,有的计划提出后又变动太多,使调配工作发生困难。同时,有关单位的分工也还不够明确,互相配合不够密切,以致有的省、市中小学毕业生剩余很多,另一些省、市又不够分配,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此外,还有些单位对选择中小学毕业生要求过苛、过高,可以录用女生的也拒绝录用。这些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克服。
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各地应当有长远打算,不断加强这一工作,以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执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