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东风何时到兰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6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头条竞赛

  愚公移山这个古老的典故昭示艰苦奋斗终有所成的道理。而现代版本的移山故事——削山引风以改善大气环境的兰州市大青山工程在热热闹闹动工之后,两年来却停下脚步。人们不禁要问——
  东风何时到兰州
  本报记者 裴智勇
  奇想:削山引风
  给污染严重的兰州带来东风,改善这座城市的大气环境,这是大青山工程备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
  大青山海拔1689米,屹立兰州东部。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市区地处四面环山的河谷盆地,形状就像一口“大锅”,常年风速小,平均只有0.94米/秒,阻止了城市内污染空气的稀释扩散。而这座200万人口、10万辆机动车、每年耗煤600多万吨的工业城每天产生的污染是触目惊心的。国家环保总局的负责人来兰州考察时建议论证从城东部打开缺口,引东风入城。削平东面的大青山无疑与这个思路吻合。
  有人从环保角度出发,对此提出疑问。距大青山最近的兰州钢铁厂位于城东面,是排放煤烟的高污染企业,从大青山处吹来的东风会不会把它产生的烟雾吹到城里呢?况且,据专家解释,要引来有力度改善城内大气状况的东风,要在东面打开一条4公里宽的豁口,而大青山南北长1.5公里,引风力度不够。据说,做一个风动实验,得花费20万元,大青山所在的榆中县财力有限,只得请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作了个一般性评估:只要设计、施工、规划合理,基本上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个评估报告给主张削平大青山的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其实,削平大青山的初衷并非来自环保。”榆中大青山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正仓告诉记者,1995年,榆中县领导在大青山上西眺兰州城,发现榆中与兰州原来只有这一山之隔,搬掉大青山,同城区连成一片,依托兰州发展的想法油然而生。后来的大青山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多了环保理由的支持,更令他们坚定了搬掉大青山的决心。
  而在开发商眼里,削平大青山就能获得3000亩土地的利益,对于兰州这样一个发展空间受盆地地形限制的城市,东大门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这样一个名利双收的工程,何乐而不为?
  高效:神速削山27米
  1996年5月,兰州市政府批复《大青山土地综合开发项目的请示报告》,同意立项削山填沟造地,项目估算投入1亿元。8月,榆中县专门成立“大青山土地综合开发办公室”。
  1996年11月,榆中县政府与深圳政业商贸公司、甘肃荣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海南环亚经济发展公司达成开发大青山意向。3家公司组建了“兰州市大青山土地开发有限公司”。
  同年12月,双方签订《开发大青山项目合同书》,大青山开发公司承诺两年完工,榆中县保证对方开发用地3000亩左右。随后,大青山开发公司落实了前期开发资金2000万元。
  1997年5月,大青山工程动工。
  “当时的县领导是有远见的,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给开发商,目的只有一个,使工程尽快动工。”刘正仓感叹说。
  大青山工程的顺利开工,榆中县确实做了艰苦的工作。开工前期工作有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位于大青山的方家泉村和大青山园林实验场的土地补偿费;二是搬迁大青山桃树坪的2万棺公墓。
  桃树坪公墓属兰州市城关区民政部门管辖,占地400亩,从1952年开始葬坟,40多年来坟包越来越多,点缀出大青山的荒凉。据当时有关部门统计,大约有坟墓40043棺。人们说,要是坟不迁走,开发商不敢来。榆中县迎难而上,承包了搬迁大青山公墓的任务,大青山开发公司为此支付770万元。1997年1月至4月,公墓区人如潮动,大规模的迁墓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实有的一两万棺坟不到4个月全部搬迁完毕。同时,榆中县也与补偿的各方签订了合同。
  大青山开发公司也是雄心勃勃,通过招标,很快让铁道部第二十局承担施工任务。因为削山用的是水冲法,上水工程尤其重要。1997年12月25日,全面完成上水工程。1998年4月2日正式上水,到4月28日,当月移走60万立方米土,而此前已移走20万立方米土。此时,大青山峰顶削下27米。不管后来如何,在开工之初,工程的效率之高是令人吃惊的。据乐观估计,整个削山工程根本用不了两年。
  刹车:“资金论”和“投资环境论”
  然而,机车轰鸣的大青山却于1998年4月26日复归沉寂。大青山工程停工了!为什么停工?榆中县方面和大青山开发公司各执一词。
  榆中县方面认为,大青山开发公司后续资金跟不上是造成停工的根本原因。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大青山开发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投入2000万元,1997年6月30日再投入3000万元。而大青山开发公司的3000万元后续资金没有及时跟进。施工单位铁道部第二十局在收到大约200多万元工程款后,就再也没有得到后续的资金投入。
  据大青山开发办公室的刘正仓说:“1998年底,因大青山公司的钱不到位,按规定付给方家泉村和大青山园林实验场的土地占用补偿费也不能兑现。”
  而大青山公司方面认为,榆中县的投资环境大大地动摇了开发商的信心。大青山公司目前实际最大股东代表李旭东说:“只要榆中县落实了工地饮用水问题和有关税费减免规定,融资是轻而易举的事,资金不是问题。”而公司董事朱企华曾抱怨榆中有关部门在项目进行中,就想从投资商手里获利。
  其实,大青山工程停工的背后另有内情。据有关人士介绍,1997年10月份,大青山开发公司股东之一海南环亚公司经理朱毅飞就退出该公司。随后,大青山开发公司改组。大青山开发公司内部股东间的利益纠纷和公司内部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展。1998年11月,榆中县政府致函大青山公司,要求尽快恢复施工,否则按约解除合同。1999年2月,榆中县再一次书面通知大青山公司:从1999年2月10日起,终止合同,并愿意洽谈善后事宜。1999年7月,榆中县政府又一次致函大青山公司,提出大青山公司违约、项目实施及善后处理等3个问题。大青山公司对此有不同意见。
  今年3月9日,榆中县大青山综合开发办公室与甘肃丽新建筑装饰公司签订大青山开发协议书,4月8日,沉寂了近两年的大青山工程重新开工。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今年4月10日,大青山开发公司把丽新公司告上法庭,诉称丽新公司侵权。目前法院正紧锣密鼓地调解、审理。谁是谁非尚难定论。而刚刚开工的大青山工程又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境地。
  难题:大青山在发问
  一项被市县各部门、开发商、施工单位、老百姓看好的工程,原计划两年完成,在投入近3000万元后,突然停工,而且一停就是两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荒山无知无觉,而大青山旁的人们又该思考些什么?
  今年3月8日,兰州市政协1号提案建议尽快恢复大青山工程,认为大青山工程停工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工程发包方的榆中县对承包方的资信审查不严,对其经济实力掌握不准;而大青山工程又是“巨资”工程,预算经费1亿元。
  在采访中,笔者却为这个大项目操作上的漏洞感到吃惊。一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合同书仅仅由4页16开纸写就,可谓笔墨节省,但各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失之疏漏,譬如,“力争在两年内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可为乙方协调市、县财政及金融部门融资或提供担保”,很多权利义务都在似是而非间。对于资金来源,参与投资的各方想法也不一致,有的想依赖打环境保护牌,引来各方投资,并且不讳言自己没有资金。工程的停工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在签订合同的瞬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到的人都认为大青山工程是上好的项目。兰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马延宗说:“对待这一工程态度直接影响政府形象,两三千万元不能白白投进去,不见效益。”施工单位铁道部第二十局的有关负责人也说:“我们已投入500万元设备,我们希望尽快恢复施工,削平大青山是造福兰州人民的事业。”还有人建议,这样的好项目应该列入省市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由政府“参股”开发建设。
  兰州市大青山工程让人叹息,也令人思索。无论哪个地方,上项目不可轻率,搞开发也不能草率。而西部,因地贫钱少,经不起赔本折腾,理应慎之又慎。
  话说回来,这项工程本是一桩好事,好事如何快办、办好?对于在大开发春风吹拂下的西部而言,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工程轻易不上,既上就要项项惠泽百姓、富强国家。——编后
  箭头下是已被削低27米的大青山。(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