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中日航线几乎是一条“众人皆赔”的航线,在这条航线上的船公司已经连续5年全线亏损,而中远集团去年开通的“绿色快航”却赚了钱——绿色快航不信“常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日航线几乎是一条“众人皆赔”的航线,在这条航线上的船公司已经连续5年全线亏损,而中远集团去年开通的“绿色快航”却赚了钱——
  绿色快航不信“常识”
  本报记者 冉永平
  中日航线是一条拥挤的航线,不足1000海里的航线上有几十家航运公司跑运输。赔钱是明摆着的,运力大于运量,价格就要跌。在这条航线上,价格一度跌到令船公司“吐血”的250美元一个标准箱(保本线至少在500美元左右)。从1995年起,航线上几乎所有公司都亏损。行家说:“这条航线上的竞争不是看谁赚多少,而是看谁赔得起,谁挺得住。”
  既拥挤又赔钱的航线就不该再投新船进去,这是常识。
  可偏偏有中远这样的公司“不信常识”,造了“松子”、“竹子”、“梅子”三条新船在中日航线上跑起了“绿色快行”。而这一看起来“有违常识”的举动却偏偏赚了钱。
  那么,绿色快航何以能赚钱?带着困惑,我于5月27日登上刚刚停靠上海港的“竹子”号采访。
  我们上船的时候,“竹子”号正在卸货。船长胡建钧告诉我们,这条船已经连续“爆仓”,几乎趟趟爆满。而且由于供不应求,他们的运价比别人平均每箱要高出150美元,所以他们能够赚到钱。
  经过调查采访,我们发现,其实绿色快航能赚钱的道理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绿色快航以运输冷冻鲜货为主。曾担任中远日本公司经理、现任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副总经理的马杰麟告诉我们,日本除大米以外,所有农副产品均无法自给,在日本超市上,1/4棵白菜的价格要150日元。日本要进口蔬菜、鱼肉等鲜货,中国供货最理想,一是近,二是便宜。如果开通一条以运送鲜货为主的航线,肯定会有市场。事实果真如此。
  要运输冷冻鲜货就要快,就要准时。因此,要开“绿色快航”。胡建钧船长介绍,他们的船,到达时间是精确到小时的,也就是说,今天在中国装船的食品,两天后的下午肯定在日本的超市见货。据说,绿色快航开通一年来,1170多个航次准班率达到100%。
  由于准班率如此高,使绿色快航有了信誉。要赶时间的东西,即使比别人运价贵,客户也会首选绿色快航。比如上海通用的汽车零部件,指定绿色快航运输。因为通用是零库存管理,一旦运输不准时就有停产的危险。所以,虽然航线运力大于运量,但绿色快航却常“爆仓”。
  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还表现在对日本港口政策的熟悉。松、竹、梅三条船总吨位全部在万吨以下。原来日本港口规定,万吨以上的船必须要引水。而引水一次要支付港口8万元人民币。由于事先考虑到这个问题,三条船一年下来,仅港口费就节省数千万元。
  当然,好的思路只是赚钱的基础和可能,钱最终能否真正装进口袋还要看具体的操作水平和服务水平。这就要看一个企业有没有过硬的素质。比如要节约引水费用,除吨位以外,就要看船长的驾驶经验了。再比如准点率,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整个中远集团的航班准点率居世界第一。准点率固然重要,但是服务不行也会失去客户。据胡建钧船长介绍,一年来,绿色快航的货物完好率100%,投诉率为零,这对于运送鲜活物品来说,很不容易。也正因如此,绿色快航才会越来越红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