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浓墨重彩塑金盾——记湖北省公安派出所建设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7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执法者风采

  浓墨重彩塑金盾
  ——记湖北省公安派出所建设工程
  刘吉元 万学斌 余凯 刘美兰
  湖北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陈训秋打了个比方:如果公安系统是棵大树,那么全省1000多个派出所就是深入群众土壤的根系,是警民联系的桥梁,是治安防范的主力军。
  “派出所工程”在1999年春天启动了。
  荆楚各地33个派出所的名字首先上了省公安厅的“红名单”。在派出所工程里,他们是领头的雁,必须率先做到“发案少、秩序好、党和人民满意”。
  1999年3月,武汉民意派出所党支部成员翻着3年的案卷和民意调查,连续讨论了4个晚上,拿出了“民意无盗”的方案。“在我们小区,居民最不满意的是占全年案件总数70%的入室盗窃。要改,就从人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所教导员张顺祥说。
  一年来,管段民警每月要走家串户200家;要记下每户的门锁型号、气窗大小、家中的空当时间以及周边环境、防范措施等十几个数据;要3次、5次甚至20次上门劝说老人们安装防盗设施……
  派出所长彭宜举告诉我们这样一组数字:一年来,11003户居民的门,他们进了14870次,千家单位和门点他们访了1023回,隐患整改近千处。为了“民意无盗”四个字,全所46名干警加了3万多个小时的班,相当于一年干了445天。也就是为了这四个字,副所长张冰5个月瘦了13公斤,民警蔡元松2岁的儿子认不出穿警服的爸爸……
  多闻小区的居委会主任王心祥翻出了自己的笔记本:1997年小区发生撬门扭锁案件17起,曾经有过4户一天同时被盗的记录;1998年盗窃案12起,有过连煤气灶、高压锅都被“一锅端”的新闻,但自去年3月创建“民意无盗”以来,盗窃这一栏成了空白,小区居民说:“现在睡觉都可以不关门了。”这在繁华的闹市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说武汉的“民意无盗”是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那么宜昌市的“鼓楼预约”则是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
  现在居民坐在家里,一个电话就能约定民警上门服务的时间,身份证、户口、特种行业安全许可证等事项立即就能办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