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8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核武器出现后不久,防止核武器扩散问题即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1957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成立,主要目标是:一、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二、防止核扩散。1961年,爱尔兰向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防止核扩散问题的国际协定》草案,呼吁所有国家,缔结一项不转让和获取核武器的国际协议。1962年3月,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十八国裁军委员会会议日程。
  与此同时,美苏也就这一问题开始双边谈判,并于1967年8月向十八国裁军委员会联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 e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简称“NPT”)草案。1968年6月12日条约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同年7月1日,条约在莫斯科、伦敦和华盛顿开放签署。条约于1970年3月5日生效,有效期2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达成和生效,标志着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初步确立。1995年,条约缔约国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条约将无限期有效。
  条约由序言和11条正文组成。第一条规定核武器缔约国不得向任何国家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第二条规定无核武器缔约国不得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不得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上述武器或爆炸装置。第三条规定各无核武器缔约国承诺将其核设施交由IAEA进行保障监督。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所有缔约国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第六条规定各缔约国应尽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就核裁军措施以及制订全面彻底裁军条约进行谈判。第七条规定任何国家集团有缔结无核武器区条约的权利。第八条至第十一条就条约的修改、审议、批准、加入、退出等一系列程序性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第八条指出,条约生效后每隔五年,经超过半数缔约国提议,条约保存国政府将召集缔约国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保证条约的宗旨和各项规定得以实现。第九条指出,条约所称的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这从法律上确定了中、美、俄、英、法五国的核武器国家地位。
  该条约现有187个成员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条约之一,仅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古巴四国尚未加入条约。条约对防止核武器扩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