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把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8
第9版(理论)
专栏:

  如何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使市场经济植根于社会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体化”前进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紧密结合的过程。
  把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
  蒋金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的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新的探索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但它需要找到切合实际的有利于焕发自身生机和活力的方法和体制,否则就无法发挥它的优越性,甚至会陷入困境。为什么一些国家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却经不住时代的挑战败下阵来?这不是社会主义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做法上有问题。在一个长时期里,人们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神圣模式加以固守。尽管这种经济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固有的许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失去了活力。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问题,不能不说是根本原因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走过的弯路,也说明了改革这种体制的极端重要性。如果用僵化的思想对待这种体制,看不到它正在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妨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不适时地加以改革,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就难以把握历史机遇,甚至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邓小平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社会主义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呢?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他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首要共通点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而现代市场经济正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两者的结合,不仅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相反只会为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从而焕发生机和活力开辟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不存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它有公有制为主体,有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又能有效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因而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使其在扬长避短中为自己服务。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和板块的拼凑,而是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内的移植和扎根。中央确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为使这一新的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里程碑,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又一个里程碑,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社会主义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受住了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形象和强大生命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向着我们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格局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项宏大的基础工程。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是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相结合的过程,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改革有步骤地向着全方位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
  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要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和方式,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市场经济形成有机统一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公社体制的冲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在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推动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一方面,进一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大步推进了财税、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这反过来又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有利于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市场的优势,离不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相配合。只有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使市场经济充分发展起来。只有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运用各种手段,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来。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优势,又离不开市场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的主体作用,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分配方式的积极作用,都要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得到实现。就拿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巩固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根本途径;而抓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又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的微观基础和中心环节。
  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结合起来。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些政治制度,坚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朝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良好运行,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和规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与廉洁高效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总之,在整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必须从各方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确保市场经济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在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不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那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用前者否定后者或用后者否定前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一定的精神文明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发展条件;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要善于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市场经济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比如,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道德标准同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杠杆辩证地统一起来,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形成若想实现个人利益就必须尊重和维护他人利益的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可见,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市场经济必然会愈益密切地结合起来。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在结合中不断显示出来,不仅表明社会主义能够通过自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包括当今发达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能使它创造的社会生产力和文明成果在社会制度的保证下为民造福,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就完全可以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赢得与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相结合,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两个优势的结合,要着眼于推进我国跨世纪的发展。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能够推动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决定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只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赢得新的更大发展。
  在高速度中突出好效益。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逐步赶上发达国家,“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速度和效益不能统一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只有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精神文明为保证,结合深化改革来加强宏观调控和法制建设,才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世界科技革命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新形势下,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立足于独立自主和增强创新能力。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充分说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对外开放,是适应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更要坚持独立自主,重视提高创新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经济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迫近,一个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它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何种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而知识和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的导向和推动。在我国,还应特别重视发挥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优势,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在加快当前发展中谋求长远发展。发展不能放松当前的努力,否则就会丧失机遇。但我们需要的发展,不是一时的发展,而是可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深化改革就是要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完善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都是为了结合当前发展谋求长远发展。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也完全可能发挥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防止短期行为和其他一些消极影响。中央制定的基本国策、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等,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思想基础。我们要在两个优势的结合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工作。
  第二,两个优势的结合,要着眼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这是在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也是发挥两个优势的一个根本立足点。
  由此决定了发展社会生产,必须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选择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两个优势的结合,正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明显地改善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使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并开始向更高水平迈进。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柱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综合效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坚信社会主义好,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由此也决定了提倡效率优先,必须兼顾公平。过去搞的那种僵化的经济体制只讲平均不讲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只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精神文明同市场经济的结合,才能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们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保持多种分配方式,并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教育功能,既从鼓励诚实劳动、高效劳动,推动科学发明、技术进步,扩大资金来源等方面为效率优先提供动力机制,又从处理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等方面体现真正兼顾公平,把允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和防止两极分化统一起来,把各种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
  由此还决定了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须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其他地区也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是打破“大锅饭”、鼓励先进的好办法。但同时必须看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个大原则。要在两个优势结合的过程中,强化先富裕起来这部分人和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等作用;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法制保障、财力物力智力支持和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等作用,使大家逐步共同富裕起来。无论是缩小地区差距,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还是扶贫攻坚,都要依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基本制度和市场的两个优势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社会主义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
  第三,两个优势的结合,要着眼于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巩固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解决其他一切问题包括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为长期稳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从制度和方针政策上为长期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文化上为长期稳定提供有力支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主要由利益调整而引起的矛盾会明显增多。但对于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靠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正确调节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和调动不同利益群体积极性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靠确立能够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公平合理竞争环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靠运用法制手段和思想教育的力量来不断解决。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分裂活动和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压力决不会放松和减弱。对此,我们更应当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结合的双重优势,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加强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安全。
  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是一项全新的创造性工程,因而也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探索和努力的过程,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依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继续坚定地遵循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不断总结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新的方法,不断深化两个优势的结合,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