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感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8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感怀
  邹东涛
  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时刻,从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传出一则消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千年以来,世界上曾产生过不少伟大人物,但只有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同普照之光,使整个人类的思想焕然一新,在全世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马克思逝世100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00多年来,尽管不断有人诅咒和诋毁马克思,但从来没有人能够阻止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从来没有什么思想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掌握亿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都承认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整个世界。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受了严重挫折,尤其是9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发生剧变。几十年来,不断地有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或社会民主派人士,试图寻求资本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或者“第三条道路”来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但迄今没有任何别的什么“主义”能够真正拯救人民。世界上的动荡不安和两极分化从未终止过。于是,人们又必然地想起了马克思和他的伟大学说,心悦诚服地以“千年伟人”的称号给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以应有的地位。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不仅仅是对马克思所创造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其历史和现实政治意义的评价:100多年来,人类社会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美妙的主义”,但绝大部分“主义”都如同倏聚倏散的过眼烟云,唯有马克思主义才具有最强劲的生命力。有一种说法,自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和“垂死”,实现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繁荣。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正是马克思主义动员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巨大威慑力量,才迫使资产阶级调整社会经济政策。甚至可以说,资产阶级所感受到的马克思主义的威慑力量,往往比和平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人还要大得多。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并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评出的,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投票选出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机构在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中酝酿遴选出来的。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某些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淡漠、偏见和动摇态度的人,是一个极大的警醒。
  一些西方政治评论家说,90年代初,苏东剧变宣布了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和社会主义的破产。由此还“发现”了一个“客观规律”:改革是在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掘墓。一些“预言家”们甚至据此“预言”:这种“掘墓”现象也将波及中国。
  然而,这些“预言家”们对中国的“预言”却落空了。苏东剧变之后,中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停止和倒退,而且越来越向广度和深度挺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增长率高居世界前茅,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众多投资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日益坚强,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给西方“预言家”们的回答。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坚定地说道:“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人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还启示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的伟大学说是“源头活水”,只有深深植根于“千年伟人”马克思博大精深的伟大学说中汲取营养,慎思之,笃行之,才能真正做出一点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