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中国业余登山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9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中国业余登山怎么办?
  多吉占堆 薛文献
  近期,业余登山活动接连发生事故,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业余登山怎么办?
  有人认为,业余登山(包括探险)运动没有什么意义,付出的代价太大,应该停止;另有人则认为,中国的这项运动还刚刚开始,无论在规模和业绩上与世界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与此同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山脚下聚集着数百名世界各地的登山者,他们正在为登顶进行艰苦攀登。
  登山是一项特殊的运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民素质、民族精神和社会文明程度。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为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业余登山运动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兴起,这是“国运盛、体育兴”的体现。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中国的登山运动就无法持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对业余登山活动一定要积极引导,促其发展,不能因为几起事故就裹足不前;要吸取经验和教训,通过加强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安全性;要完善和执行法规、制度。
  登山管理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但又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严格审批手续,并对登山者的身体和技术素质、器材、装备、技术指导队伍进行严格审查;对业余登山(者)队伍可实行等级资格证书制度,按等级资格审发攀登相应高度和难度山峰的通行证。
  管理部门还应完善和加强向业余登山队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前不久攀登章子峰的一支业余登山队,就聘请了富有经验的专业登山队员担任技术顾问和高山向导,实现了安全登顶。
  业余登山活动也应规范化、法制化。特别是目前群众性业余登山活动大部分需要依靠企业的赞助,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登山运动的重要途径。但登山运动又有其自身的规律,赞助商不应单纯从商业利益出发,任意干预登山者的攀登行动。
  业余登山者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打好知识和体能的功底。其次,是要作好各项准备。在组织上要作好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切不可仓促上阵;在物资装备上一要全二要精,要配备必需的、高质量的登山装备,并取得专业登山队的帮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