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把握国情民意 学会战略思维 上海着力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1
第2版(要闻)
专栏:

  把握国情民意 学会战略思维
  上海着力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
  本报上海6月10日电 记者康燕报道:一次次完成国家级重大发射任务,带来利润数十倍地增长,上海航天局近年来取得的令人惊羡的成绩,使人们由衷地赞叹其掌舵者———目前全国航天系统最年轻的局级领导班子的过人胆识。在这个班子里,局长、党委书记的年龄都在38岁以下。和他们一样,上海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得益于该市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思路:帮助年轻干部把握国情民意,具备世界眼光,学会战略思维,增强驾驭全局能力。
  面向新世纪的开放型的国际大都市,是上海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有一支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尤为紧迫的是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近年来,上海市委始终要求年轻干部既要熟悉国情,又要了解世界,十分注重引导他们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市委通过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的大局出题目、组织专题调研以及每年一次的全市性工作思路务虚会,促使年轻干部想大局、议大事、出思路。市领导还经常下基层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年轻干部提高微观操作与宏观思考有机结合的自觉性。黄菊多次强调,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思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面对面的传、帮、带使年轻干部受益匪浅,全方位地“走出去”更让他们大开眼界。据悉,1995年以来,上海市干部教育中心先后组织了200多名局、处级优秀青年干部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学习,各委办、区县也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到海外培训。
  走出上海向兄弟省市学习,不断学全国之长,创上海之新,是上海引导年轻干部跳出思维局限性的又一方法。而经常举办的各类专题知识讲座,则大大拓宽了年轻干部的知识面,使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磨砺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大跨度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年轻干部熟悉全局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也给上海的干部队伍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才”———记者在上海组织部门了解到,这些围绕加快培养年轻干部的新观念,源自上海市委面向新世纪、新挑战的战略思考。许多创新的做法随之探索而出。在上海,哪里环境艰苦,哪里矛盾集中,哪里就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土壤,哪里就是检验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场”。矛盾和困难集中的环境,磨练了年轻干部的意志,也加深了他们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提高了解决矛盾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