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亚非会议的意义、成就和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1
第3版()
专栏:

  亚非会议的意义、成就和影响
  张奚若
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已于四月二十四日闭幕。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亚洲和非洲人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结束了,但是它的深远的影响正在逐渐地深入到亚洲和非洲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角落。
亚非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在那里呢?周恩来总理在他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已经指出:“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亚洲和非洲是世界上两个大洲。它们的人民是智慧的、勤劳的,在过去曾经发展过灿烂的文化。近代以来亚非人民受到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受尽了摧残和压迫,过着奴隶生活,遭受种族歧视和迫害,在政治上失去独立自主,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陷于贫穷落后。在殖民统治之下,我们的命运听人摆布,我们的愿望、我们的呼声不受重视。世界大事取决于伦敦、巴黎和华盛顿,亚非人民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地区的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国家的人民已经站了起来,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另外有些国家的人民正在为挣脱帝国主义的枷锁而进行英勇的斗争。欧洲人和美洲人主宰亚非人民的命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亚非人民已经觉醒,坚决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亚非会议反映了这一深刻的历史变化。
其次,亚非会议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机会,使拥有全世界半数以上人口的二十九个国家的代表能够聚集一堂,共同商讨相互有关的问题,增进了解和友谊,加强合作与团结。亚非人民由于经历过共同的历史经验,遭受过同样的帝国主义侵略,蒙受过同样的殖民地掠夺和压迫,因此具有互相了解的共同基础和共同愿望。尽管有帝国主义的百般阻挠和破坏,亚非会议毕竟还是相当地实现了亚非人民对它的热切期望。
最后,亚非会议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它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可能的。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语言文字不同,但它们终能在许多主要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协议。这就证明:只要有关国家愿意遵守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不但在亚非国家间,就在世界其他国家间,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
亚非会议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具体表现在它的最后公报中。只要想到时间只有短短的七天,只要想到与会国家数目之多、情形之复杂,只要想到国际局势中斗争之尖锐,以及帝国主义千方百计的破坏阴谋,那末会议所达成的协议显然是有重大意义的。在公报中,亚非人民要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反对战争、拥护和平、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歧视、希望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并通过彼此合作提高经济文化水平等真诚和热切的情绪,都得到了表达。会议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饱受殖民统治的祸害的亚非人民认为,殖民主义,无论是表现在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文化摧残或军事控制上,都是不能许可的,而必须予以根除。会议确认,各国人民受到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并且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因此要求给予这种人民以自由独立。会议具体地要求给予北非人民以自决权,支持印度尼西亚对西伊里安的要求以及也门对亚丁和也门南部地区的要求。会议谴责了种族歧视政策,并对南非境内种族歧视的受害者表示同情和支持。会议要求亚非人民在国际事务上有更多的发言权。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祸害最深的亚非人民,今后对于国际和平的维持,肯定地会发生良好的作用。公报还记载了亚非人民反对核子战争,要求裁减军备,禁止生产、试验和使用核子武器的迫切呼吁。他们要求把原子能用于和平用途。在公报的最后一部分中,会议提出了和平相处的十项原则,这是完全符合世界上若干国家所已经接受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
这些当然不是公报的全部内容,更不是会议的全部内容。周总理在会外及在大会闭幕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更增加了会议的和平气氛。这两次的声明彻底粉碎了美国企图利用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毒化会议气氛的阴谋。此外,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老挝王国发表联合声明及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这两件事虽然不是会议本身的一部分,但它们大大有助于会议的融洽气氛,鼓舞了诚恳协商的正气,打击了分裂破坏的阴谋。这些事情无可置疑地证明:一切国际问题,只要有关方面具有和平愿望,是可以协商解决的。
会议对于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及对世界和平的重大作用,无疑地为与会各国所深切认识。它们一致通过建议五个发起国在同与会国协商之下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这一决定本身就是会议成功的最好证明。
当然,会议的这些丰硕果实并不是轻易得来的,它是经过许多斗争——对帝国主义,首先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才赢得来的。
美国对万隆会议的破坏活动是各种各样的。美国反动报刊一开始就散布关于会议的各种谣言,制造与会国家间的“分歧”,散布悲观论调,挑拨各国间的不和。美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却派了七十个美国记者组成的“最大的代表团”到万隆去兴风作浪。在会议中,美国通过它的“朋友”进行阻挠。杜勒斯在会议期间发出的关于台湾的恫吓声明和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三十五亿三千万美元的“援助”计划都是破坏万隆会议的阴谋的一部分。关于这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得很清楚,它说美国在会议达到高潮时提出新的援外计划,“很难说完全是碰巧的或者是无意的。”除了这一切卑鄙的破坏活动以外,当然谁也不会忘记美国勾结蒋匪特务炸毁我国代表团人员座机、企图谋害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人员这一血腥罪行。
尽管美国使用了这许多卑鄙的破坏手段,但是亚非会议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亚非人民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亚非人民是不能容许它失败的。美国宣传机器企图贬低会议的意义,是完全徒劳的。美国破坏阴谋的失败就是会议的成功,会议的成功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的胜利。这个简单的道理,是十分明显的。
分析起来,会议成功的因素,首先要归之于亚洲和非洲人民要求和平、要求民族独立平等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推动会议走向正确方向、排除一切困难、克服帝国主义阻挠的根本因素。其次,大多数出席会议的代表团能够反映人民的这些愿望,能够体会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能够为实现亚非人民的广大团结而努力,也是使会议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议的必要条件。再其次,南亚各国总理的倡议精神,尤其作为东道主的印度尼西亚总理和使会议能够顺利进行的印度总理的努力,也是会议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谁也无法否认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对会议的重大贡献。中国代表团本着中国政府一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在万隆一面坚持立场,一面本着坚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倾听不同意见,用说理的态度来争取最大团结。这无疑地给了与会各国的代表以深刻的印象,并将会对今后的国际会议提供良好的榜样。
第一届亚非会议的结束仅仅是一个开端。在这良好的开端之后,亚非人民间的了解必定会日益加深,团结必定会日益巩固和扩大,这就会大大加强世界和平的力量,而使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阴谋难以得逞。
不过,帝国主义决不会坐视和平事业的发展,也不会看着亚非会议的影响扩大。因此,中国人民必须时时提高警惕,同亚非各国人民一道,为贯彻亚非会议的各项决议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