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沙滩船厂”当真是难解的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6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一方面,“沙滩船厂”建造出来的没有质量保障的劣质船不断地驶向大海深处,造成渔船增长失控;另一方面,海面上不时传来渔船发生海难事故的消息……
  “沙滩船厂”当真是难解的结?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去年年底,仅山东沿海在一个月内就发生渔船海难事故多起,造成渔船翻沉,部分渔民失踪,直接经济损失就近亿元。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健华在分析这种情况时指出,造成渔船海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沙滩船厂”猖獗,在不经许可的情况下,造出大量质量不过关的渔船,低价卖给渔民。
  像打游击一样
  在广东沿海的沙滩河滩,经常有“沙滩船厂”出没。月黑风高,渔政人员在接到举报之后,匆匆赶赴沙滩稽查,常常扑空。由于“沙滩船厂”规模小、机动性强,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转移战场,所以,很难当场查获。
  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厅长李珠江说,这些“沙滩船厂”在不具备渔船建造技术条件的沙滩或河滩上修造渔业船舶,施工地及设备等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固定场地,船舶造好一下水,施工场地就可以不存在。这些“厂”建造的渔船大部分属小型渔船。小的船只长约4—6米,大的船长约20米,主机功率小的船4—5马力,大的船约几十马力到100多马力。
  这类渔船修造厂造船从不按程序申报批准,建造出来的船舶成了“三无”渔船(无捕捞许可证、无船舶登记证书、无船舶检验证书)。
  全国有多少“沙滩船厂”?造出多少条渔船?目前,尚无法统计。广东省渔船检验局对广东省的“沙滩船厂”进行了一项摸底,可见一斑。
  初步统计,广东有沙滩船厂222家,粤东粤西数量较多。其中45%属没有固定场地及设备的沙滩“厂”或河滩“厂”,55%属场地相对固定但未经认可的船厂。这些“沙滩船厂”由于造船时没有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没有报批手续和质量监督,也没有建造合同,一般只要船主需要就给造,所以这些“沙滩船厂”的生产能力是随着市场的需求而时多时少。1999年伏季休渔期间大检查时发现的9787艘“三无”渔船或证件不齐渔船,据查,它们绝大部分从“沙滩船厂”出笼。
  “先生孩子,后办出生证”
  面对“沙滩船厂”建造出来的渔船,广西北海市渔船检验人员十分无奈,他们反映,造出来渔船又不能销毁,有时为了照顾地方有关部门的实际情况,对这些船,只好“先生孩子,后办出生证”。
  对那些有固定场地的“沙滩船厂”,有些地方搞保护主义。当地工商部门想管也管不上,即便是管上了,也不考虑是否符合生产条件就发工商执照,等于管与不管一个样……因此“沙滩船厂”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渔政部门有自己的难处。李健华这样分析,渔业主管部门的渔政、渔监、船检三个机构对新造的渔船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但对私自建造的渔船除不给发证外,没有法律依据进行查处,只能任其建造。
  从渔业执法部门看,内部之间的配合仍不够,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脱节,不能形成管理的合力。部分地区执法不严,对“沙滩渔船”采取“后办出生证”做法,使“沙滩船厂”有机可乘。
  目前,大部分渔船生产都是合伙和个体经营形式,有些农闲时下海,农忙时上岸,渔政部门对这种松散化经营的管理,难度更大。
  威胁海洋渔业资源养护
  “沙滩船厂”是“三无”渔船的源头。“沙滩船厂”造成这些年渔船盲目增长、失控,增加了渔船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由于“三无”渔船船体小,不宜远航,所以大部分在近海海域作业,直接破坏了鱼卵场地。加上在捕捞上没有节制,渔具网眼很密,鱼子鱼孙尽收网底,直接损害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
  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曾协调有关部门组织过多次清理“三无”渔船的联合行动,但收效不大。显然,不坚决清理取缔“沙滩船厂”,堵住“三无”渔船生产的源头,渔业捕捞强度就无法控制,海洋捕捞零增长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沙滩船厂”的存在,还扰乱了渔船的管理秩序。由于“沙滩船厂”建造的渔船质量低劣,适航性能差,船主大多不申报检验,安全隐患大。广东省海洋捕捞每年发生近百宗海上渔船事故,受损毁渔船大多数为“沙滩船厂”建造。
  当务之急是做好对渔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渔民了解在“沙滩船厂”造船的种种危害,使渔民自觉地停止到“沙滩船厂”造船。
  同时,各级政府要真正负起责任,必须对“沙滩船厂”进行摸底调查,综合治理,发现一例,整改一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