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9阅读
  • 0回复

喜看稻草销东瀛——辽宁检疫局稻草灭菌攻坚纪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喜看稻草销东瀛
——辽宁检疫局稻草灭菌攻坚纪略
  本报记者 张书政
  2000年元旦过后,滨海城市大连,口岸功能出现新景观:车来船走,稻草出境,货收三省,草销东瀛,大连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稻草和稻草制品集散地。
  关东大地上的草货外贸景象前所未有。中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苦战13年的“稻草灭菌攻坚战”告捷,才打破了有关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打开我国稻草及其制品出口日本的大门!
  我国东北地区稻草高壮,坚挺,味甘,适用于日本牲畜饲料,也可用作“榻榻咪”的稻草垫子。日本外贸界、农业界人士,早有进口中国东北稻草及其制品之意。可是,日本国《植物防疫法》犹如一道森严的壁垒,它禁止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进口稻草及其制品以防止稻茎线虫、稻兜疫病等病虫害传入日本。
  弃之为草 出口为宝
  望着东瀛紧紧关闭的稻草贸易之门,中国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过去,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多是“把关型”、“守业型”的。有个“顺口溜”说,“动植检,动植检,把关守业当官员。放大镜里看一看,口岸货场喊一喊,货物合格就放行,其他事情我不管!”
  改革开放后,检验检疫人员已经变成创业型、市场型、科技型的了。1986年10月,在东京的一次贸易谈判会上,中国植物检疫代表团重申稻草贸易问题。日方认为,可以对东北稻草及其制品解禁,但必须取得稻草灭菌科研成功。稻草干湿热灭菌技术无先例可循,费时费事难度大,意味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技术创新攻坚战开始了。
  来自大连动植物检疫所的高级农艺师毛志农,是中方稻草项目负责人之一,他代表大连检疫所向国家动植物检疫总所为稻草灭菌请战攻坚。国家检疫总所和外贸部、农业部等部门,都积极支持大连检疫所的请战课题。大连检疫所党组书记、所长王希孔对请战攻关的毛志农等同志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能通过日本植物防疫法,也是科技兴贸和科技兴农的佳话。你们大胆地干吧,有困难我帮你们协调!”
  严谨求实 苦战过关
  稻草灭菌,必须首先找出“指标菌”,即稻草病虫害中最耐热,最难杀死的菌种。确定指标菌,是寻找干湿热技术中温度上限和加热时间上限的突破口。实验小组对稻草中10余种病菌一一试验着。
  稻草堆里,显微镜下,细菌过滤器和生物培养箱旁,迎来晨辉初绽,送走晚霞余红,提取出一种种稻草病菌,培养出一批批菌种新苗。
  度过120个日夜,实验小组拿出了我国稻草中存在的主要菌种的试验结果。但日方认为不够,还非要看到我国稻草中根本没有的稻一柱香病菌的试验结果。“可以!”实验小组的同志爽快的答应了。几经周折,他们最后飞到美国,购进4支菌种,予以试验。不久,杀灭稻一柱香的物理手段数据,也有了试验结果。
  朝乾夕惕,夙兴夜寐。随着300个日日夜夜的时光流逝,10余个菌种的筛选,100余次试验,1000余次数据分析,确定了稻草灭菌时必须杀死的10余个主要菌种;也鉴别出了最耐热、最难杀死的指标菌是胡麻斑菌。在130摄氏度干热条件下,加热30分钟,其它稻草病菌早已陆续死亡,而胡麻斑菌则刚好达到死亡临界点。
  稻草性能试验表明,消毒炉炉温达到90摄氏度,稻草性能破坏,失去用途。如果按照杀死指标菌的温度数据加热,消毒炉内的稻草及其制品早就变成灰了!那么,炉内温度不超过90摄氏度,延长加热时间,是否可以杀死指标菌呢?
  试验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找出了灭菌加热的温度临界点和时间临界点。两个“点”都恰到好处,即:能够保持稻草性能,能够杀灭稻草病菌,能够节省时间、电力和人工等。
  乘胜前进 全役告捷
  1987年9月,科技人员终于找出了熏蒸法干湿热技术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两个临界点,即达到80摄氏度,加热1小时。10余个主要菌种干湿热处理100%致死的全部数据和致死曲线最后完成,灭菌实验仪器设备的全部技术指标最后完成。大连检疫所稻草灭菌的基础试验任务完成了。在这场基础试验中,毛志农、张翠蓉等从稻草病虫害中筛选出“指标菌”等十几种病菌,填补了“草菌分离技术”的空白。
  1990年3月,稻草灭菌攻关转入中型试验。
  中日联合的稻草灭菌大型试验,于1991年6月在大连开机。在反复试验中,证实了用干热的手段达到湿热的效果完全成立。稻草垫灭菌实验宣告成功!
  大连检疫局党组领导检疫人员乘胜前进,稻草灭菌攻坚战打向纵深。“切割稻草”、“长草”、草绳子、草帘、草席等稻草制品,灭菌试验一一启动。
  1999年6月,10种主要稻草制品的灭菌难关,被逐一攻克。至此,历时13年的稻草灭菌攻坚战,全役告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