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撑起一片晴空——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撑起一片晴空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纪实
  涂露芳
  学校、家庭、社会都对青少年成长有着深刻影响。如何使这三方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创造出良好的整体育人环境,这是当前广受关注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如今,这里的社区教育发展如火如荼,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并生动地阐释着: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打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教育通道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侵蚀总是令家长、老师心惊胆战,但学校的高墙并不能隔断这种负面影响。与其坐等社会环境的净化,不如主动出击,打开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教育通道,充分挖掘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青羊区各学校首先从革新校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起,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在此基础上,主动为社区服务,利用教师、设备、场地等资源与辖区联办各种文化补习班、法制教育班、技术培训班、老年大学等,满足社区的现实需要。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学会关心辖区的人和事,增强热爱辖区、回报辖区的意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为学校与社区内众多单位、机构的密切合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区以车耀先烈士纪念馆、生命树种植园、青羊区戒毒所、文化馆等为载体,建立起各类教育基地220多处。约5000名老红军、英雄模范、公安干警、企业家、园艺师等被聘为校外辅导员,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发挥着校内教师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现在,全区上下尊师重教、支教助教蔚然成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益改善。城管部门、公安部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贩黄活动,整顿书刊、音像市场,清理影响教学秩序的娱乐场所;寒暑假,各居委会都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开展活动,许多条件较好的单位还把自己的文化设施和场所向学生免费开放。
  政府统筹,构建三结合模式
  学校与社会的教育通道打开后,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力量的协调、教育目标的落实千头万绪,单靠学校去组织已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也难免出现业务交叉、工作重叠。1987年起,青羊区开始探索政府统筹为主的社区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权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1996年,青羊区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区,这给该区的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府统筹工作主要表现为建立起了一整套较完善的社区教育机构和制度。在区、街道、居委会三级都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并由区教委派出一批优秀教师担任社区教育专干。目前,全区专职、兼职的社教工作者已达1万多人。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都由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家长三方代表组成,客观上奠定了社会广泛参与的基础。青羊区还制定了17个地方性法规,把社区教育引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社区教育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在青羊区采访,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社区教育是精神文明的载体。连居委会的大爷、大妈都能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
  新建的石人小区对此有着深刻体会。这个小区流动人口、下岗工人多,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初建时社会秩序混乱。1995年,成都市实验小学在此设立了分校。校长张玉仁对建校时的窘迫状况记忆犹新。校园围墙被推倒三次,有的居民认为妨碍了他们散步,第四次围墙终于得以砌成,但从楼上扔下的垃圾纷纷扬扬撒满操场。个别家长见到老师满口小姐、妹儿地乱叫,有的敞胸露怀趿拉着拖鞋进办公室就往桌上坐。不把学校建设和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学校就无法生存。分校选择了家长工作为突破口,并让家长参与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采用“过有意义的双休日”、“放飞希望”、“和父母共同阅读”、“和爸爸妈妈做朋友”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在与孩子共同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潜移默化的影响辐射到1400多个家庭,对小区建设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发挥学校精神文明辐射源作用的同时,各辖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开办辖区家长学校,文明市民学校;对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绘画书法等活动;建立失足青年帮教小组,做到转变一个,就业一个;开展爱心助学大行动等,这些举措对提高居民素质,实现社区长治久安有着深远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