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蚕业正逢好年景——泰安科技兴蚕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6
第8版(科技)
专栏:

  蚕业正逢好年景
  ——泰安科技兴蚕见闻
  本报记者 孟宪励
  小小的蚕,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有了蚕,有了丝绸,有了丝绸之路上那跋涉千年、遗韵不绝的驼队,有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优雅与从容。初夏时节,记者慕名来到泰山脚下,山东省泰安市所属各县区累计10万亩的桑园,正是郁郁葱葱,一片丰茂。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一只蚕能吐出长达1200米飘逸的丝,而丝绸业的所有工序连起来是多长的“线”呢?整地育苗,栽苗养桑,采叶喂蚕,春蚕结茧,采茧缫丝,纺丝织绸……一头牵着波谲云诡的国内外丝绸市场,一头牵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丝绸业的兴旺靠的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人的权益的尊重。有绸先有丝,有丝先有茧,有茧先有桑,农民是否愿意植桑养蚕成为丝绸业的头一个关键。
  泰安市所属的5个县、区的丝绸公司,全市47个乡镇蚕茧站以及1640名农村科技员,构成了细密的服务网络。每个养蚕户从整地栽苗、施肥浇水、洒药灭虫、采蚕育蚕到采茧交站,每个细节都会得到全方位指导。一名技术员负责100户的技术指导,技术员工资与蚕民养蚕所得紧紧地捆在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
  农民从养蚕中得到收入,地方财政还会得到一笔不小的特产税。农民求之不得,地方领导喜上眉梢。市丝绸公司营造了极为和谐的工作环境。
  发展还要放眼量
  泰安桑蚕生产一度起起落落。有时农民挥泪刨桑几乎是一夜间的事情。全市桑园受损最严重时,一度从8万亩跌至3万亩以下。尽快走出这个怪圈,是泰安茧业一直精心谋划的目标,否则再新的科技也难以发挥作用。
  桑业最大的特点是一年投资,多年受益。市丝绸公司提出了两个“三大一新”的目标:规划上实行大乡、大村、大户,推行新的“3+1”种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推行大壕、大苗、大肥水,培植和引进新的桑树品种。所谓“3+1”,即每户3亩桑,1个18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他们走村串户地向群众宣传,成熟一户发展一户,发展一户成功一户,一户带起一个村,一村带起一大片。
  兴蚕重在科技
  科技最终能给农民带来效益。泰安养蚕业在经过几次动荡后,最终成片、成村、成乡地形成规模化养蚕,“一亩地,半张蚕,有它没它也过年”式的养蚕观念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大棚养蚕。捋一箩筐桑叶背回家养蚕的古老方式已经看不到,把蚕养在地头上,这是泰安丝绸人的一个创举。
  在宁阳的西疏乡刘茂村头,现代养蚕大棚鳞次栉比。目前泰安16800个养蚕大棚成为一道风景。大棚养蚕的脱颖而出,完成了古老蚕业在世纪之交的一次蜕变。其实科技就是改变一种观念,科技就是谋求一种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据山东省丝绸公司总经理王同洲介绍,过去,植桑是一年栽桑,二年成型,三年见效,而现在他们全面推行了“桑桑间作”新模式,即在当年新建桑园间作桑苗,增加桑条密度,提高产叶量,与大棚养蚕实行的条蚕桑育相配套,可以当年植桑,当年养蚕。
  桑业正逢好年景。看着桑园里农民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想到会不会蚕丰伤农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泰安市丝绸公司王汝良经理信心十足地说,蚕茧市场千变万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市场无非是拼一个成本,拼一个质量。即使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质优价低的产品还是会有竞争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