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借我一双慧眼——围剿“虚假医药广告”(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6
第10版(健康时空)
专栏:

  借我一双慧眼
  ——围剿“虚假医药广告”(下)
  医药广告带有一定的专业性,普通患者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本人搜集了一些报刊上刊登的有关治疗糖尿病的广告或文稿,其中疑点颇多,突出的有以下几个:
  一、“验方”、“成药”,界限混淆。名医坐堂看病处方,实为推销药物。严格地说,出售成药必须经由政府药检部门的检验许可,方能上市。可他说是“验方”,因而逃脱了药检。按说大夫给病人处方,必须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可他以方便患者作旗号,对不能就诊者可办理药物邮购业务。左右开弓,自圆其说。
  二、以偏概全,暗设陷阱。这类文稿举不胜举,把话讲得天大:“不论病程长短,不论病情轻重,不论合并症多少,一般经过几个疗程即可治愈”,而且“无复发,无后遗症,永远摆脱恶性循环”。这三个“不论”,涵盖了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世间哪有包医百治的灵丹圣药?
  以个别代普遍,以特例代规律。真实的疗效,必须提供可靠的数据,说明它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可重复性。这类文稿说不出确切的治愈率,大都以经过“不断开拓”、“反复试验”、“数万例患者临床验证”等词语遮掩搪塞。“数万”究竟是多少万?一个医生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能担起医疗、科研两大重任吗?能拿出相应的档案资料吗?
  三、自我标榜,哗众取宠。这类文稿在美化名医的形象上狠下功夫。如“出自医传世家”、“毕业于医科大学”、“留学国外”、“工作于高干病房”;荣获过什么大奖,荣任过什么要职,受聘为什么国际学会会员;有过什么论著,甚至在国外讲过学,给国外名人、要人和政界人士看过病,都一一罗列。有时牵强附会,即使工作在一般的诊室,也要说成“这里没有一流医疗条件,一流的医疗设施,却有一流大夫,一流医术”。殊不知,患者的社会地位尊卑,说明不了医生的医术高低;讲学的教授未必是临床的神医;没有相应的医疗测试手段,凭肉眼终归观察不出血糖的技术指标。“医者,仁术也。”一位道德修养深厚的名医,决不“自见、自足、自矜”,也不会任人粉墨包装。
  四、胡编乱造,妄加评说。通讯体裁既可叙事,又能抒情,这类文稿借助通讯的表现特点,字里行间不乏评说。如“传统医学的唯一”、“在医学史上创造了新的一页”、“为改变治疗糖尿病徘徊不前的历史,在医学界留下坚实而又辉煌的一页”、“治疗糖尿病不控制饮食、水果,不须长期服药,填补了国内运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这一空白,是我国医学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且不说这些登峰造极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是否得到医药界的认同,单就这些胡言乱语本身来看,连他们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
  五、无中生有,“克隆”专家。这类文稿往往不署作者的名字,可是门诊部的地址、电话号码却以黑体字显示,保证准确无误。仔细阅读,不难发现有的事例,记者的提问,都是“通用件”,除了名字不一样,通篇一字不差。更为严重的是,同一稿件在两家报纸发表,就改姓更名,“克隆”出两位“著名专家”。这种罕见的丑闻,让您气不得也笑不得。
  一位记者告诉我,这类文稿叫“软广告”,是一种时兴的体裁。我以为,“软广告”是变种的“有偿新闻”。“软广告”践踏新闻真实性原则,正在损害新闻媒体的形象与声誉,伤害读者的信任心。
  (贺华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