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陈宏恩,黑龙江鹤岗,教师——语言文字混乱成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7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

  陈宏恩,黑龙江鹤岗,教师——
  语言文字混乱成风
  赵本山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说了句“帅呆了”的台词。今年“五一”节心连心慰问演出中,冯巩的表演不仅说了“帅呆了”,还说了“酷毙了”的话。在娱乐性较强的场合,这类语言可能会起幽默调侃作用,但是要把这类语言扩展到所有场合就不够恰当了。
  广告误导,正在围剿和肢解着成语或使其改头换面或抽筋断骨。例如蚊香广告:“默默无蚊(闻)的奉献”;茶具广告:“有口皆杯(碑)”;牙膏广告:“牙(哑)口无炎(言),清新的一天从齿(此)开始”;摩托车广告:“骑(其)乐无穷”,“乐在骑(其)中”;药品广告:“一明(鸣)惊人”、“无胃(微)不治(至)”、“咳(刻)不容缓”;食品广告:“食(十)全食(十)美”、“鳖(别)来无恙”、“天尝(长)地酒(久)”、“饮(引)人入胜”、“饮(引)以为荣”;服装广告:“衣衣(依依)不舍”、“百衣(依)百顺”、“穿(川)流不息”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成语用词混乱。还有些广告存在语法逻辑错误,如:“让你的餐桌更可口”,“我们要消灭害虫的天敌”等。更有甚者,报刊居然有“××市场终于有了活王八”的字眼出现!
  街市上店铺名称五花八门,其中不少显示了一种庸俗无知的心理状态。如:“帝王”、“皇后”、“皇子”、“公主”、“贵族”、“富豪”、“阔妞”、“乾隆”、“伊丽莎白”、“亚历山大”、“花花公子”等,还有“南霸天酒”、“918酒”、“刘文彩臭豆腐”。
  崇尚洋文的现象正在增多,首先是物品方面,饼干不叫饼干叫“克力架”,面包不叫面包叫“土司”、“列巴”。连我们古代四大发明的指南针也改叫“康巴斯”。曾有过这样的笑话,同是录像放映厅,开始叫“激光录像”,后来改成“雷射录像”,价钱就提高了一倍。姓名中起洋名也开始增多,且越来越洋,史密司、赵钱一郎、张黄列夫。还有带定语的洋名,喧宾夺主,以洋为中心衡量一切。苏州被叫做“东方的威尼斯”,香港被叫做“东方的卡萨布兰卡”,哈尔滨被叫做“东方小巴黎”。明明是中国传统工艺酿造的名酒,被叫做“中国XO”,千古传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孔丘被称做“中国的柏拉图”,嬴政被称为“中国的凯撒大帝”,陈胜、吴广则被称为“中国的斯巴达克斯”。
  夸大、虚假、空洞,成了时髦。几层高的房子自称大厦;汽车都打不了转,也称为广场;四五张桌子的饭店也敢叫饺子城;没有几米绿地也敢喊花园洋房;三五人的公司却起名“太平洋”、“环球”、“宇宙”。
  上述种种现象或重或轻地伤害着祖国语言文化,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