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廖晓义为地球母亲而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7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人物春秋

  廖晓义为地球母亲而歌
  紫茵
  在“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的热浪中,腾跃着一朵浪花,这就是被称作“地球的女儿”的廖晓义。她先后在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马列研究,后来为环保事业奔忙了十年,现在一夜之间“变脸”为词人。《地球日之歌》、《善待地球》、《向灭绝动物致哀》等十几首歌词源源不竭地从她的笔端奔泻而出。这一首首妙词绝非一个聪慧女人的偶发灵感,而是一位环保志士用心血和泪水浸润滋养的艺术花蕾,是廖晓义生命的咏叹。
  廖晓义说她从未想过自己要刻意去喜欢音乐,但为了地球母亲,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热爱音乐,渴望音乐。她吁请音乐家为她的歌词插上音乐的翅膀,让环保歌声天下传扬。这位多次登上国际环保论坛的中国女性,在听到许多国家环保人士高唱自己的环保歌曲时,感到从未有过的羞愧困窘。她没有这样的歌好唱,情急之中脱口而出:“小松树,快长大。”她决心要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环保歌曲,唱给大家听,唱给世界听。中国人环保论坛和环保歌坛都不能沉默。
  廖晓义为现代人只注重自我和同类的交流而关闭与自然连接的通道而深深地悲哀。为了让遭受损毁的故园早日复还碧水蓝天,廖晓义毅然把自己的博士梦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留在了祖国。一张《志愿放弃绿卡登记表》,填满了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
  1995年5月,廖晓义离别在美国读博士的丈夫,带着女儿和《地球的女儿》回国。她把女儿放在了托儿所,《地球的女儿》则登上了第四届世妇会NGO论坛。这部耗尽她在美几年拼命打工挣下两万美元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成了CCTV《环保时刻》的序言。从1996年4月22日第二十六个世界地球日开始,每周五18:50时,廖晓义的声音便传递到千家万户,“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特邀中国七位环保人士座谈。他为身边廖晓义的精彩演讲深深打动,欣然题词,“致北京地球村:感谢你们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所做的出色工作。——比尔·克林顿”。
  “我庆幸自己选择了环保,一个最贴近生命之本的领域。”廖晓义说,当她将自我和自然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生命中潜伏的所有才情与智慧便被全面激活,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她被“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触发的第一首歌词在瞬间完成,并由此一发不可收。
  最近,廖晓义创立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与音乐周报牵手,向全国征集绿色环保歌曲。征歌启事发表的次日,第一位应征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为廖晓义的歌词《关怀地球》谱曲。此后,又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行动起来——“我们曾经用歌声救国,今天我们要用歌声挽救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环保志士廖晓义,又有了新的同盟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