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不朽的“六·一八号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9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不朽的“六·一八号召”
  郑园园
  今年6月18日,是戴高乐将军《告法国人民书》发表60周年纪念日。法国举行了隆重的活动,纪念在这个法国现代史和二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献,纪念反法西斯的伟大战士戴高乐将军。
  1940年6月14日,巴黎沦陷。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戴高乐前往伦敦,得到丘吉尔首相的支持,于6月18日18时,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BBC)宣读了《告法国人民书》,亦称“6·18号召”。戴高乐召唤所有矢志捍卫法国独立和自由的官兵——无论是在法国本土还是身处海外,和他取得联系,投身于反法西斯的神圣战斗。在短短4分钟的讲话中,戴高乐揭露了法国政府的投降意图,表达了战斗到底的决心。戴高乐以坚定的语调说:“法国并没有完”,“我们粉碎敌人的所有条件依然具备”。戴高乐以必胜的信心和口吻结束讲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兰西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
  “6·18号召”犹如黑暗中的雷鸣电闪,不愿作亡国奴的法国人,从戴高乐身上看到了希望。“6·18”后,戴高乐创建“自由法国”运动,举起缀有象征抵抗的“洛林十字架”三色旗,领导着海外的抵抗运动。“自由法国”后来和法国本土的抵抗运动组织会合,并在盟军的配合下,形成一股钢铁洪流,摧毁了法西斯的统治,使法国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
  6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号召”书,仍然被戴高乐将军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所感动,被他在国难当头时刻所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巴黎沦陷之时,法国政府中失败主义占了上风,以贝当为首的主和派准备走投降求和之路,主战的总理雷诺因顶不住压力而辞职。
  戴高乐当时仅仅是国防部次长,且就职不过10天,职务与威望似乎还不足以使他成为抵抗运动领袖。但他挺身而出,毅然决然与贝当投降政府划清界线,担当起复兴法兰西民族的历史重任。自幼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使他深信:法兰西虽屡遭磨难,但它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必使它复活重生。他相信,依靠几千万法兰西儿女,依靠几十万军队以及法国广袤的海外领地以及盟国的支持,法国必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正是这种超越自我的民族情、爱国心,使戴高乐在国家面临两种命运、两条道路抉择的关头勇敢地站出来,他使法兰西从溃败中振奋起来,他使千千万万在黑暗中彷徨的人看见了曙光,而他本人也在顶风斗浪中,成为一代民族英雄。
  “6·18号召”,不仅是一篇战斗的檄文,更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它照亮了黑暗中人们的心,指明了那个时代的方向,代表了进步与新生,它将传诸百代而不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