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发扬传统,努力开创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9
第7版(国际)
专栏:

  发扬传统,努力开创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新局面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 宋健
  千年之禧,世纪之交迎来了日中友好协会50华诞。我首先向平山郁夫会长和日中友协各位朋友致以热烈祝贺,并向长期以来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而辛勤奋斗的日中友协和广大日本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比邻而居,是大自然把我们两个国家的人民安排成近邻,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我们分开。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人民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为创造和发展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到了近代,中日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幸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两国人民都受到了巨大创伤,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几乎完全断绝。从本世纪50年代始,中日两国有远见卓识的老一代政治家和各界正义之士,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建立睦邻关系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呕心沥血,矢志奋斗,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才使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得以恢复,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70年代以来,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又取得了全面发展,达到了2000年中日交流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广度和深度。1998年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同小渊首相共同建立了两国致力于持久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确定了两国关系跨世纪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了中日经济互补合作的范围,把越来越多的潜在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中日双边贸易去年已达到661亿美元,日本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也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人员往来迅速增加,去年达到了180万人次,极大推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两国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缔结了友好城市203对,位居中国对外友城结好之首。
  历史证明,保持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两国人民及长远后代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保障。在当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推动两国友好合作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下世纪两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支持和鼓励两国民间的友好往来。邓小平曾强调指出,“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他还说,“对极少数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不断加强友好、发展合作来回答他们。”如果说中日友好过去主要着眼于建立两国间的恒久和平,防止不幸的历史重演,那么,下世纪则应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下,两国人民加强团结,携手共建,共同繁荣,永远友好,以对亚洲和世界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中日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这是发展中日关系的传统优势。战后中日关系发展进程中著称的“以民促官”对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邦交正常化后,官民的共同努力又使中日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近年来两国民间交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不久前,在日本运输大臣二阶俊博和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的倡议和组织下,5000多名日本全国各界代表和中方人士欢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举行了中日文化观光交流2000大会。江泽民主席、胡锦涛副主席、钱其琛副总理和唐家璇外长出席大会,森喜朗首相发来了书面贺词。此次访华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中日两国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是中日交流史上的创举,是新时期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范例,也是落实两国领导人所达成共识的胜举,将永远载入中日友好史册。
  扩大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加深相互理解、消除隔阂、沟通国民感情、增加信任的重要途径。中国各界热切希望进一步发展民间往来,扩大民间交流,尤其要推动两国青少年的友好交流,努力培养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催旧人”。青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两国人民能长期友好下去主要靠青年。我们将举办各种创意新颖、青年人乐于参加的活动,为两国青年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两国人民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继承和发扬中日友好事业先驱们的优良传统,把握时代潮流,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为中日友好事业作出新贡献。
  展望21世纪,我们对中日友好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一定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一定能成为致力于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好朋友、好伙伴,为两国人民及后代造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