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诗”外功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诗”外功夫
  夏珺
  近日,偶翻华君武老的漫画,见有一幅画的是几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小学生正在围着一根铅笔仔细地看,原来是在看上面的连环画,此画的题目叫“视力测验”,不禁哑然失笑。
  华老60年代讽刺过的这种“视力测验”,如今死灰复燃。一位朋友跟我说,他那刚上小学的女儿,总是让他买某一种袋装的膨化食品,起初他以为女儿喜欢吃这种零食,但后来才发现女儿喜欢的是袋子里的连环画卡片!这卡片一毛钱纸币大小,上面却印有四幅画!画上的小人儿、小动物及说明文字有多小就可想而知了。这位朋友深为女儿的视力担忧,不免怨恨这些商家,只顾自己钻钱眼儿,哪怕毁了孩子的眼!
  类似“视力测验”的事情比较普遍,恐怕绝大多数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女儿小的时候也喜欢买这种装有连环画的小食品。有的还以“攒够多少枚即可中大奖”为诱饵,诱导孩子(实则是家长)掏腰包。有的奖项让消费者不明就里。你想攒够它规定的品种、数量吗?可你总也攒不够,于是便总怀着希冀一再购买,殊不知正中厂家下怀矣。
  近年来,小食品袋里的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不光装画片,还装进了微型玩具,如带皮筋儿的小飞镖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他3岁的儿子有一次玩这种小飞镖,差点崩坏了眼睛,多危险!
  买某种食品、喝某种饮料、拨打某某声讯台电话等等可以中大奖之类的做法,说穿了无非是厂家、商家为达到促销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诗”外功夫。当然,这种“诗”外功夫如果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正当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但应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而不是被愚弄。作为消费者则应理智消费,不为“大奖”的诱惑而冲动,越是有“便宜”可占的情况越要头脑冷静。还是那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