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大漠千里铸铁魂——乌鲁木齐铁路局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漠千里铸铁魂
  ——乌鲁木齐铁路局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李忱
  夏日骄阳,热浪袭人。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和二次创业中的乌铁大军,正挥汗如雨奋战在铁路提速工地上。
  乌鲁木齐铁路局所辖3000多公里铁路,横跨甘新两省区,贯通新疆南北,80%的站区处于戈壁荒漠,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由19个民族组成的全局6万多职工奋力开拓,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去年,客货发运量分别为1227.1万人和3808.9万吨,运输收入超过39亿元,约为1990年的5倍,年均递增20.6%。
  乌铁局党委书记赵良说,能取得这些成绩,就是靠一以贯之地发扬艰苦创业精神,靠扎实有效、凝聚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
  人生一课: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创业精神是乌鲁木齐铁路局的“传家宝”,局党委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把它作为人生一课,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去感受和认识,使无形变有形。
  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必修课”。1996年7月,南疆线遭特大洪水袭击,全线瘫痪,旅客被困高寒站区,职工断水断粮。危难时刻,各级领导趟水开道,冲在前面。原党委书记、现任局长郭敏杰亲自担任运输大队长,五天五夜,八进八出天山峡谷。确保抢险机械和物资按时到位后,他双眼充血、两腿浮肿、嗓子嘶哑,顾不上找张床休息一会儿,又作为铺轨作业的“施工大队长”,带领抢险人员抢修线路,安置旅客。结果,全线比预计时间提前20天通车,受到铁道部的通令嘉奖。
  对刚参加工作的职工和路外调入人员,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则是“入门课”。在正式上岗前,都要组织他们到艰苦创业基地、局史馆和站段荣誉室、陈列室接受传统教育,到所在单位最艰苦的站区体验生活,到最脏、最险、责任最重大的岗位实习。全国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69/70次北京车队,经常组织职工到最艰苦的百里风区去体验生活,认识艰苦创业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1994年8月,局党委将每年8月定为“艰苦创业教育月”。全局运用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组织“老兰新”(最早随兰新铁路进疆的铁路工人)重走兰新线,组织青年职工到老一代兰新人当年住过的地窝子里、用过的苦水井边、栽下的创业树旁,实地认识和感悟三代乌铁人一贯坚持的“五种精神”———扎根边疆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青年职工最终得出结论:这“五种精神”是在“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实践中干出来的。
  1998年冬,在南疆县西延至阿克苏接管临时运输中,一大批干部职工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啃干馍、喝咸水、睡地铺、点蜡烛,搭起“帐篷候车室”,办起“帐篷车站”,赢得沿线各族人民的盛赞。老一代乌铁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在新一代乌铁人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发展。
  企业群星:榜样无穷力量
  典型引路,榜样示范。选“星”树“星”,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走进哈密机务段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道旁一字排开的8个高大醒目、红色垫衬的玻璃橱窗。远看,它像一面面旗帜。近瞧,每个橱窗里都有一张胸戴红花的巨幅人像彩照。机务段段长郭志强自豪地说:“这8个人是我们企业的明星、精神品牌,他们的名字代表着先进、杰出和优秀。”
  局党委在长期选树典型的基础上,不仅把着眼点放在有时代特色的“新星”上,还注重发现和培育职工身边的“明星”,增强感召力与可学性。
  近几年,他们大力宣传和隆重推出了以维吾尔族青年女医生祖丽培叶·卡哈尔、扎根荒原搞发明创造的高级工程师孙禄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典型;开展了评选“乌铁人标兵”活动,路局召开隆重的命名表彰大会,为10名标兵披红戴花给予奖励,在全局产生很大反响。局内各行业、各系统和各层次也都有自己的“明星”,一大批职工被誉为“安全状元”、“营销能手”、“科技标兵”、“廉政公仆”、“白衣天使”、“优秀园丁”、“平安卫士”、“服务标兵”、“民族团结模范”、“模范铁嫂”。同时,还用个人名字命名工作法。先后在全局宣传推广了列车员王瑞玲六个一工作法、吴胜利客车平稳操作法、葸清节油操纵法、曹瑞嘉安全调车法、库尔班三步检测活塞连杆工作法等,使生活在广大职工中的明星,不仅是大家学习的思想榜样,还是工作、技术上的楷模。
  对于一大批为新疆铁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兰新”,局党委继续发挥他们的“活教材”作用。重大节日和喜庆活动,请老模范作报告、忆传统,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开工或竣工,请他们剪彩。在路局开展的“创业靠什么”大讨论中,把当年的老先进请回来现身说法,不仅使老先进感到当劳模光荣,而且促进了青年职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扩大影响和营造“明星效应”,自90年代初,局党委就确立了“镜头对准职工,笔头描写一线”的宣传思路。为先进典型、劳动模范树碑立传。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艰苦地区采访写作、搞专题;邀请作家、艺术家以典型为原型搞创作、塑形象。先后出版了《柳园人》、《西部铁路风流歌》、《西部铁路创业史》等12本报告文学专集;拍摄了电视剧和4集电视片《红柳歌》、《大风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使企业功臣名扬全国,极大地激发了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维吾尔族女医生祖丽培叶·卡哈尔这个典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后,产生了强有力的社会效应。铁路局所属医院和自治区的许多医疗卫生单位,迅速掀起学习她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热潮。哈密铁路医院启动了为患者提供方便的“绿色通道”工程;祖丽培叶所在的针灸科,医护人员纷纷效仿,办起了家庭病房,义务为病人巡诊;“祖丽培叶效应”带动起全局性的医德医风大改善,不少医护人员对本职工作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
  在新疆千里铁路线上,“恒星”闪光,“明星”闪亮,“新星”闪耀,汇聚成了一条星光灿烂的“银河”。
  情暖人心:创业成果回报
  用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职工,凝聚队伍,并不是让职工永远苦下去。让职工品尝到创业成果的甘甜,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乌鲁木齐铁路局沿线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改革开放初期,部分职工居住的仍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地窝子和干打垒。沿线86%的车站、工区,喝水、吃粮、吃菜靠火车拉运。小站土台土房,一刮起风,人被推着跑,想停都难。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与周边城镇形成巨大反差。人像“走马灯”,一茬又一茬,走了来,来了走。基层领导挠头:人都拴不住,给谁做思想工作?
  安居才能乐业。局党委下决心从改变站区面貌、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着手,制定了“政策向一线倾斜,资金向一线投放,力量向一线转移”的方针,实施“拴心留人”工程。柳园人开山炸石换土建公园;扎亥萨拉养路工区搬山建球场;小草湖、峡口车站在戈壁滩上,用汗水浇出绿地鲜花……
  如今,无论走进百里风区,还是到火焰山下,温馨洁净的职工宿舍,枝繁叶茂的花园菜畦,家的感觉扑面而来。1994年中宣部西北考察组在乌铁局沿线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一站一景的站区风光,不仅留住了小站人,还吸引了久居城市的职工到小站安家。1998年,和静工务段21对夫妻放弃库尔勒的城市生活,到高寒站区安了家。
  为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全局已建成以5个体育馆、8个游泳馆(池)、4个有线电视网络、3个文化广场、14个文化宫为龙头,以130个站段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为骨干,531个文化室、170个图书室为依托的三级教育、文体网络。各级各类兴趣小组、协会纷纷建立。截至目前,在铁路沿线的读书社、文学社、世纪书屋、演出队、合唱团、书画摄影协会、桥牌、钓鱼、编织、老年大学等业余文化体育团队有170多个。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实、做深、做细,也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实事做起。去年深秋的一天,一首名为《好人好心》的歌,在乌鲁木齐铁路分局的闭路电视上播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乌鲁木齐铁路分局机务段职工王跃华弥留之际的心愿:点播一首歌,献给乌分局机务段领导和工友们,献给所有关心呵护她的好心人。几年前,她患了严重的颈椎病,继而引起了诸多并发症,乃至卧床不起。在她患病期间,段领导关怀备至,联系住院,派人陪床,还把生日蛋糕送到病房。在她病重需转内地治疗时,段党委又带头捐款,全段职工纷纷奉献爱心。当段党委书记张德基将厚厚一摞捐款送到病床前,王跃华扯住书记的手泣不成声。那天晚上,当电视屏幕打出长长一串感情真挚的“致谢”字幕,播出这首情真意切的歌时,许多人潸然泪下。
  张德基讲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沉默好一阵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的事,咋凝聚?只要你付出真心真情,多办好事实事,职工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民心’是杆秤呀,如果你对他好,他就会把劲往工作上使。”
  路局每年给职工办10件好事、实事,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分局站段也照此办理。近年,一大批在艰苦地区工作了一辈子的离退休职工逐步被安置到生活、就医、居住条件方便的大中城市;1996年以来,全局实行大病统筹,已为337位身患重病的职工支付医疗费658万元,支付少数民族职工子女路外就读费25万元,发放扶贫款17.45万元。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想着企业。在接管南疆线西段中,为压缩编制,4个整建制站段2000多名职工要西迁阿克苏,党委一动员,没有一个托关系找门路要留下的,没有一个干部职工家属说一声“不”,都义无反顾地告别熟悉的家园,如期奔赴新线。在二次创业中,各单位都在施工现场建起临时党支部,数千名党员干部、职工面对党旗、国旗宣誓,决心在大提速中立新功,为二次创业作贡献。在乌鲁木齐机务段,职工用行动体现着“爱厂如家”。工作完毕,工人们用一小块长条磁铁,将散落在地上的小螺丝、小开口销等物件吸起来,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21万元。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利益追求,使乌鲁木齐铁路局6万职工凝聚在艰苦创业的旗帜下,走出了一条闪光的创业之路,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该局已连续13年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连续3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中宣部树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