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所罗门群岛危机尚未消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0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所罗门群岛危机尚未消除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自所罗门群岛于本月初陷于政治危机以来,由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带头,各国纷纷撤侨。到目前为止,已有千余名各国侨民撤至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其中包括我国的100多位侨民)。但所罗门群岛当局批评澳新两国的撤侨行动是反应过敏,引发了人心恐慌。刚刚获释的总理乌卢法阿卢在周末还批评澳大利亚政府原不该隔岸观火,说如果澳7个月之前能应他的政府之邀派警力帮助维持秩序,所罗门群岛就不致于出现今天这种危机局面。
  乌卢法阿卢是在本月5日被“马莱塔鹰”武装组织软禁起来的。这一行动立即受到反对派武装“伊萨塔布自由运动”的指责,双方于当日在首都机场附近进行了3小时的枪战。但当乌卢法阿卢表示愿意以辞职求得危机的解决后双方同时停火,并定于15日召开议会会议选出新总理,但鉴于冲突双方不肯解除武装和部分议员逃离,议会无法也不愿在枪口下召开会议,故又推迟举行,而先由总督主持的一个12人委员会着手解除双方武装。眼下的局势是,约500名装备较精良的“马莱塔鹰”武装分子据守着半径20公里的首都,约1000名装备较差的“伊萨塔布”武装则占据着首都外围和广大农村地区,双方迄今都不肯接受总督的要求放下武器,局势目前呈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都等着瞧新政府如何组成和运作再决定是战是和。
  所罗门群岛的危机是美军在二次大战时埋下的隐患。1942年7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首次登陆作战就选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期间,美军从北面的马莱塔岛招募了不少土著人前来瓜岛从事军需搬运和后勤工作。其后这些人留了下来,在瓜岛发展了城市工商业,并廉价购得了大片土地。所罗门群岛1978年独立后,马莱塔人垄断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政治经济地位的失落使瓜岛当地人产生了一种被排斥感而积怨渐深。
  由民族矛盾演变成暴力行动的“催化剂”是前政府的腐败。几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经济下滑,犯罪率上升,社会与种族矛盾加剧。前总理马马罗尼在1997年8月的大选中失败后组成反对党联盟向现政府发难,致使政局进一步不稳。在这种背景下,1998年底,瓜岛的一些青年人组建了一支名为“瓜达尔卡纳尔革命军”的武装,旨在夺回传统上属于当地人的土地。但政府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危险的排外纷争,只简单地视为社会治安问题。其后革命军改名为“伊萨塔布自由运动”,并向马莱塔人发动了一连串的袭击,其间约50名马莱塔人失踪和死亡,2万余马莱塔人被迫抛家弃土,逃离瓜岛。
  面对瓜岛人的攻击,马岛人于去年前组建了名为“马莱塔鹰”的武装。由于以马岛人为主的部分警察的默许与配合,他们“袭击”了众多的警察局,夺取了更多更好的武器,并控制了首都霍尼亚拉,与占据了农村地区的“伊萨塔布”武装对抗。“马莱塔鹰”武装的领导人诺里曾在前政府中任内务部长和财政部长,在1997年大选中却名落孙山。诺里明确提出两项要求:现总理必须辞职代之以新的总理;政府对丧失家园的马莱塔人给予足够赔偿。
  由于内部权力斗争,诺里发动政变将乌卢法阿卢总理软禁,并逼其辞职。现乌卢法阿卢以大局为重,已宣布辞职,目前他只以看守总理的身份执政,直到议会选出新总理为止。
  本月28日议会将召开会议选举总理。澳大利亚周末派出了特使前往协调,其军舰正向首都霍尼亚拉靠近,以示对议会选举的支持。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所政府对失去家园的瓜岛人的赔偿事宜。日前以澳外长唐纳和新西兰外长戈夫为首的英联邦部长行动组代表团前往调解,此行虽未见具体成效,但一般认为澳新政府和英联邦或许在赔偿问题上能做些事情。所罗门群岛的局势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本报堪培拉6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