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女排落伍 症结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0
第8版(体育)
专栏:

  女排落伍 症结何在
  本报记者 刘小明
  继0∶3输给荷兰队之后,中国女排6月19日在悉尼奥运会女排预选赛中,又以1∶3负于意大利队,使人们对这支队伍能不能拿到奥运会入场券产生了担心和疑问。
  这次在日本举行的预选赛实际上是一次给落选队伍最后机会的比赛,8个队争夺4张入场券,去年世界杯赛的前3名和各大洲的冠军(亚洲除外)并不参赛。即使这样,中国女排目前连输两场,形势不妙。当然最关键的是在后面的比赛中,中国队如能战胜日本队或韩国队,在亚洲三强的争夺中占据上风,仍有机会出线。
  从80年代世界女排大赛的五连冠辉煌,到如今为最后一个奥运会决赛阶段席位而苦苦拼争,中国女排的水平为何滑落得这么快?
  有人说,中国女排这10多年来徘徊不前,关键在于缺少好的主攻手。如果中国队再涌现两三个像当年“铁榔头”郎平以及张蓉芳那样的主攻手,肯定仍是一支世界强队。应当承认,主攻手水平不高的确是制约中国队重新登顶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如果人们只关注这一点,总是梦想着从天上掉下一个“铁榔头”,往往就容易忽略当今世界排坛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潮流,结果是一方面“天才主攻手”难觅,一方面技战术打法又落了伍。
  中国女排此次参赛,从备战集训的日日夜夜,到比赛场上每一分球的争夺,教练、队员们都非常努力,除了输给荷兰女排多少存在思想麻痹、战术单调的失误外,对意大利队一战可以说发挥了95%的现有水平,特别是前两局快攻配合打得很不错。可是为什么还是输了球呢?观看比赛后,人们有一个突出感觉,中国女排在技战术打法方面没有新东西,比如发球,总也看不到有什么新突破。有句话说,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比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好像呆在老女排的“洞中”,从队员技术上的一招一式到各种战术组合,几乎全是80年代打法的翻版,有点变化也至多是小的修修补补。
  相比之下,过去从来没有打入过奥运会决赛圈的意大利女排,这两年之所以取得突飞猛进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把握了世界女排发展的潮流。他们在场上阵容高大化的同时,做到了高快结合、攻守兼备,打法中不断有新的内容新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排球界实在是缺少对现代排球指导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实行国际排联新规则后,应该如何去适应,应重点抓哪些技术环节,都不是很明确。今天,中国排球生存的环境、年轻选手的条件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差,至少在亚洲我们可以说是最好的。但是,和从事其他事情一样,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人的思想就会僵化,往往认死理,走不出死胡同。主攻手问题就是一例。只有突破旧的框框,大胆探索适合自己的新技术和打法,才会带来中国排球再次腾飞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