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第二个飞跃》简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0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第二个飞跃》简评
  严欣
  邱恩义等著的《第二个飞跃》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第一个飞跃”。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又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要有两个飞跃”的著名论断。深刻学习领会邓小平的两个飞跃理论,运筹好我国农业的跨世纪发展,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课题。作者认为,“两个飞跃”的立论基础,一个是哪种生产方式能够比较快地发展生产力,就采取哪种生产方式;一个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从第一个飞跃到第二个飞跃,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设计,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作者深入研究了我国农业市场化演进的阶段性和特殊性,提出我国农业发展正在从政策推动走向体制促进,从增强供给能力走向适应市场变化,从分散经营走向产业化经营,从增产增收走向增值增效,农民也正在从产品生产者变为市场主体。市场机制的作用正在广泛渗透和影响着农村经济生活,为农村经济的再次飞跃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作者认为,我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决于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因而既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要调动农民进入二、三产业的积极性。作者提出,我国农业的功能正在发生新的飞跃,农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将全面提升,因此农业的功能定位应有新的概念。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正成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的加速器,农业的产业形态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企业化方式运营农业正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知识农业将应运而生。这些观点,对于制定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