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从“独木桥”看“零竞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0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头条竞赛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大城市逐步推行“电脑派位”安排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中,而南京市日前却出现上万名小学毕业生投考一所名校的现象——
  从“独木桥”看“零竞争”
  本报记者 顾兆农
  编者按:义务教育,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由“电脑派位”安排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中体现了义务教育公平优先的原则。南京上万名应届小学毕业生投考一所名校的情况说明,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非常强烈。本报记者的这篇报道,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在优化教育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值得关注。
  全市1/8小学毕业生投考一所名校
  6月8日下午1时30分,南京外国语学校大门口,2000年新生录取名单张榜公布!早就等在那里的众多家长拥到榜前,急切搜寻着自己子女的名字……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特色学校,经历近40年的建设,声誉颇高,成为南京许多孩子尤其是家长向往的“目标”,今年被特许面向全市应届小学毕业生敞开报名,对通过英语听力测试者再加以综合素质面试,招收320名初中新生。全市8.25万名应届小学毕业生中,约有1万多人报名参加考试,上榜率只有3%左右。
  万众一心攻“外校”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有人说,这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望,因为南京市的其他中学,今年全部通过电脑派位来安排就近入学。我国已有不少大城市近年逐步推行了这种“小(学)升初(中)”方式。对此,南京市教委主任徐传德对记者说,就南京这样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大城市而言,当前教育机会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南京现有中学300多所,省、市重点中学仅有30多所。这些年,南京市通过“名校放大”工程、教师轮岗、教师学历本科化、校长培训计划等等,正在努力地缩小学校之间的强弱差距,淡化优劣之分。徐传德说,这些做法是积极的,也是有效的。
  但是,学生家长却等不及了,他们总想直接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他们更关心教育的结果。
  “零竞争”在架设宽阔的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康宁教授十分关注上述现象。他说,由电脑派位安排就近入学,首先体现的是给中小学生“减负”。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更关注“你是受教育者”,非义务教育才关注“你是什么样的受教育者”。因此,义务教育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南京市鼓楼区去年开始试行“小升初”免试入学。区教委主任纪国顺说,总体看,效果不错。这样做有两个前提:一是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不太大———该区的10多所中学全部为省、市重点中学;二是供求相适应。
  纪国顺说,从学校的角度看,电脑派位有利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有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核。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年龄偏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电脑派位”实现了小学升初中的“零竞争”,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弥补。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生源相同了,择校的温度开始下降……他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不宜过早地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不管上哪所学校,教学大纲和要求是一样的。特别是今年秋季开始,将按新大纲、新教材组织教学,难度有所降低,这有利于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靠拢。
  纪主任也谈到了电脑派位带来的新问题,即学生之间的差距凸现了,给教育和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这个判断,记者在南京金陵中学得到了印证。以前,这所重点中学的生源都是挑来的。从去年开始,该校接受电脑“派”来的初中新生。老师明显察觉,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明显。总分200分的数学摸底考试卷,高的考了190多分,低的80来分。该校初中数学老师周晓南告诉记者,“明显地吃不了”和“严重地吃不饱”的学生都跑到他手下来了。
  金陵中学初一(一)班的张亮是被电脑“派”来的。他说,如果考这所学校,他只有60%的把握。不过,经过一年的中学生活,像他这样基础的学生,只要好好学,还是能跟上的。他的同班同学沈寅说,由于基础的差别,同学中一部分人被动力往上托,另一部分人被压力往下压。
  周晓南老师认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都应该竞争。实际上,竞争是回避不掉的事实。上高中、考大学,你还能搞电脑派位吗?
  一些原先基础差一些的学校,普遍欢迎电脑派位。他们觉得,这才叫公平。因为学校的好差,生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说,几年下来,如果他们培养的学生总体上还是不如那些名校,这只能表明,学校自身确实有问题。
  南京市教委主任徐传德坦陈:“电脑派位”刚刚开始采用,有亟待完善的地方,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一“派”了之。
  题图:渴望子女通过“独木桥”的家长在雨中苦苦地等待参加考试的子女。高爱平 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