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东西部两个华西村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2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西部两个华西村的故事
  郑有义 杨森林
  江苏华西村早已闻名遐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宁夏也有个“华西村”,以及两个“华西村”之间鲜为人知、发人深思的故事。
  西部华西村:从“苦甲天下”到名闻宁夏
  1995年,江苏华西村领导人吴仁宝随中央考察团到宁夏西海固山区考察,为“苦甲天下”的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落后所震惊,但同时也看到其中蕴藏的商机,于是他当即提出:由江苏华西村出资,帮助宁夏将生活在西海固一带的部分贫困山民搬迁,组建一个新的华西村,由华西村派人管理,传授种、养殖技术和办企业经验,帮助西部人脱贫致富,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和宁夏的欢迎。
  几年来,江苏华西村投资300多万元,从西海固四县搬迁了860户、4000多名贫困农民,在贺兰山下的镇北堡组建了“宁夏华西村”。派管理人员长住宁夏,指导宁夏华西村人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种植了5000多亩宁夏“红宝”枸杞,创办了40多家企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从宁夏华西村选派300多人次到江苏华西村和北京等地学习培训,如今这些宁夏华西村人已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100多人到江苏华西村工作,成为运输专业户、基建、裁剪等行业的老板。宁夏华西村先后被国务院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列为“科技示范基地”。
  东部华西村:“金色品牌”换来了无限商机
  江苏华西村也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引进了优秀专业人才。去年,西海固山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以后,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继续上学。江苏华西村出资,在宁夏华西村办起了“华西村中专学校”,将60多名学生录取,专门学习服装技术,学成后定向到江苏华西村,帮助建立现代化的服装行业。如今,“华西村”在宁夏成了无法用金钱来估价的金色品牌,运往宁夏及西北地区的“华西村”牌烟、酒、纺织布料和服装已大量占领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市场,仅1999年在宁夏的销售收入就达1000万元以上。
  “华西村效应”及其它
  江苏华西村的成功使东部看到开发西部的互利互惠和潜在商机。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在无偿支持宁夏上亿元资金的同时,也从宁夏西海固山区投资搬迁了几百户贫困农民到贺兰山下建起了“闽宁村”,兴办企业,如今“闽宁村”已脱贫奔小康。山东鲁西化工集团公司得知宁夏磷肥厂破产、数百名职工下岗的消息后,派人来宁夏实地考察,当他们了解到华西村的作法以后,当即决定投资1000万元资金将宁夏磷肥厂正式组建为鲁西化工集团宁夏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了400多名原宁夏磷肥厂的技术职工,利用原有厂房,仅两个月时间就投产。随着印有“鲁西化工”的化肥袋源源不断运往全国,“鲁西化工”在扩大自己知名度的同时,宁夏也成为鲁西化工集团公司及山东投资者进入西北市场的通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