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雄鹰翔雪域吉祥播高原——成都—拉萨航线安全飞行35周年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12
第2版(经济)
专栏:

  雄鹰翔雪域吉祥播高原
  ——成都—拉萨航线安全飞行35周年略记
  王建新 岳富荣 曾进
  3月1日,成都—拉萨航线迎来了正式开航35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条飞越“世界屋脊”的航线上,中国民航的银鹰展翅穿梭,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西藏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把35年安全飞行的辉煌纪录写在了世界民航史册上。
  美丽而神秘的雪域西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视为危险空域。的确,世界屋脊万山纵横,气象多变,风沙、冰雹和高空强气流经常肆虐,空中飞行难度极大,开通进藏空中航线曾是国际航空界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飞行员打破“空中禁区”,架起了联通西藏与外界的“空中通道”,并创造了安全飞行35年的奇迹。
  奇迹靠什么来创造?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第一任总飞行师李淡行说得好:“在成都—拉萨航线的安全字典里没有‘侥幸’二字,唯有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才是安全的根本保证。”
  虽然该航线开通以前就进行了大量高原气候资料的研究,但是35年来,为了更可靠地掌握航路上天气变化的规律,民航各单位和部门陆续收集了上万张气象图纸和上万个航班的飞行天气实况资料进行研究,据此不断总结出高原飞行数据,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承担该航线自1971年至今29年飞行任务的西南航空公司,在继承原中国民航第一飞行总队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安全规章:机务部门按照专机标准对飞机进行精心维护,绝不允许任何隐患上天;选派具有一流飞行技术和丰富飞行经验的优秀飞行员担任飞行,并且每个航班都配备能够默契配合的双机长;飞行必须加足来回程和备降用油;机组成员必须按章办事,严格按照飞行数据和飞行程序飞行。
  对许多飞行员而言,这条航线上的地物目标早已烂熟于心,但是每次飞行之前,他们还是把它看作一条陌生航线进行航前准备,除了认真分析拉萨机场气象、航行资料之外,还要掌握昆明、贵阳、重庆等备降机场的气象情况,并反复研究和熟悉特殊情况下的多套处置预案。
  35年弹指一挥间。成都—拉萨航线从正式营运至今,已经安全飞行2.8万架次,运送旅客350多万人次,运输货物11万多吨,并完成了救灾急需物资、驻藏部队新兵和退伍军人、特种物资等重大运输任务,为促进西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高原各族人民誉为播撒幸福的“空中金桥”。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域环境特点,拉萨航线客流高峰呈现较强的单向性。高峰时期,西南航及时通过加班形式增加运力投入,全力满足社会需求。去年8月,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萨分赛场赛事期间,由成都、重庆、西安等地飞往拉萨的航线上加班达116班,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成都—拉萨航线上。民运会代表和运动员进出藏高峰期,成都—拉萨航线每天调配6至7班飞行,并在空中、地面服务保障上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代表和运动员们顺利地完成了高原之旅。
  1987年以来,成都—拉萨航线已连续12年圆满完成新兵入藏、退伍老兵出藏的运输任务,据粗略统计,运兵达200多班次。在这条航线上,优质的空中服务深深地温暖着广大进出藏官兵的心,为抢救子弟兵生命两次返航的佳话也在高原军旅中广泛流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