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依法治村百业兴——西杨树沟村由乱到治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1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

  依法治村百业兴
  ——西杨树沟村由乱到治的启示
  龚河
  1997年秋冬之交,位于河北省隆化县最北端的唐三营镇西杨树沟村,个别人借全县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之机,激化派性矛盾,先后组织数百人多次集体上访,“五统三提”费用两年没有上缴;国有林场采伐的400立方米木材近两年未能从该村运出……西杨树沟村成了各项农村政策难以实施的“特区”。
  1999年初春,新一届镇人大主席团产生后,同下派工作组一道开展依法治村工作,逐家逐户走访,与村民倾心交谈。全村提出了132个问题,而其中竟有近百个与不懂国家法律和政策有关!在把问题一一与相关法律政策对号后,村民们发出的第一声感叹就是“以前总以为农民学法没啥用,现在才感到太应该好好学学法律了!”当村民明白所欲争取的林权不合法时,他们主动找到林场赔礼,使木材顺利运出。
  针对村民反映最为强烈的“虚报收入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镇人大同工作组一起从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入手,采取村广播、逐户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宣传,让村民学会计算收入,弄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所有村务大事都向村民公开,并协调审计、农经部门对原村班子财务和陈欠问题进行清理,处罚原村会计3400元,收缴欠款1.7万元。
  镇人大和工作组带领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到本县其他乡镇参观两室建设和改河造地、农建、“猪沼肥菜”四位一体养猪等工程,在巨大的差距面前,村民们幡然悟到:只有富裕了,才能为国家尽点力,才不会因为几十元钱而计较。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警语写到了村委会的墙上。以此为起点,镇人大和工作组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该村兴办起汽水、粉笔两厂,还鼓励农民利用上游龙门水库的便利开发水稻地500亩,猪、羊、牛等养殖业也有了发展……他们主动交齐了前两年未交的“五统三提”款。
  在法律的推动下,西杨树沟人在致富的路上迈步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