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为实践“三个代表”作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2
第9版(理论)
专栏:

  为实践“三个代表”作贡献
  顾秀莲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精辟地总结了我们党近80年来的历史经验,是在跨世纪历史时刻作出的战略思考,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广大妇女群众利益的代表,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不断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为实践党的“三个代表”作出新的贡献。
  妇联是妇女群众的组织,始终把关心妇女的疾苦,为她们排忧解难作为一贯遵守的原则,努力做到想妇女群众之所想,急妇女群众之所急,帮妇女群众之所需,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娘家。各级妇联组织应把扎扎实实地为妇女群众办几件实事列入计划,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抓出成效。
  帮助妇女脱贫致富。扶贫济困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扶贫又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在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中,妇女占一半以上。贫困妇女与男性比,受教育少,文盲率高,技术水平低,患地方病、妇女病的多。事实上,妇女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较深的部分。妇联首先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妇女掌握致富本领;二是争取资金,大力开发扶贫生产项目;三是推广扶贫有效经验,如“连环”脱贫、“拉手”帮困等;四是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妇女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志向,发扬“四自”精神,艰苦创业。
  实施“下岗女工再就业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针对部分大中城市下岗女工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女职工需要新的就业出路问题,推广辽宁、天津、上海等地妇联的经验,通过引导妇女树立新的择业观、开办技术培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再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社区服务实体等形式,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这项工作不仅急下岗女工之所急,帮了她们之所需,而且有利于深化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
  大力开展妇女扫盲工作,实施“春蕾计划”,确保妇女受教育的权利。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妇女素质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进步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各级妇联明确把扫盲工作作为提高妇女素质的基础工程,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妇女扫盲活动。每年全国妇联同国家教育部门一起,完成扫除妇女文盲300万的任务,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扫盲奖。为了堵住新文盲的产生,全国妇联还针对边远地区女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的现象,募集资金,发起了旨在促进女童入学的“春蕾计划”,已使10多万女童重返校园。
  创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和实体,强化妇联的服务职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各级妇联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国已有妇干院校30所,职业学校31所,妇女儿童活动阵地2929处,县以上妇联办实体3616个,兴建托幼园所8611个,为服务妇女儿童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各级妇联利用这些设施直接面向妇女儿童开展各项服务,为妇女工作增添了活力,带来了实效。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拐”、“禁娼”等专项斗争。各级妇联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宣传、普法教育、信访工作以及建立“妇女防范巡逻队”、“妇女帮教小组”、“妇女禁赌协会”等各种形式的群众自治组织,配合有关方面,为铲除人民深恶痛绝的社会丑恶现象作出了不懈努力。妇联组织关注受害妇女,千方百计地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为惨遭伤害的妇女奔走呼号,用法律武器和实际行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也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