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佳酿需时日——访美国前商务部长、贸易代表坎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2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佳酿需时日
  ——访美国前商务部长、贸易代表坎特
  本报记者 罗春华
  米基·坎特是一位自豪的父亲,他有三个优秀的孩子;同时,他又是一个幸福的祖父,拥有两个可爱的“小不点儿”——一个外孙和一个孙子。坎特说,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无论是在田纳西还是在加利福尼亚,他都生活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所有的信息和帮助都来自他所认识的人;而他的子孙们却非常幸运,能够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成长不必局限于美国或北美的某一所大学,而这个时代就是人们今天谈论的全球化时代。
  6月16日,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北京“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期间,坎特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全球化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和战略上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和网络的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也是机遇和责任共享的时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就需要改革国际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创造全球市场、全球资本和全球技术的准入,在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清晰、明确的会计标准和法规等。全球化呼唤透明度,需要广泛吸引外国投资;新经济要求高速度,谁的速度慢,谁就要在无情的竞争中被吃掉。
  作为美国的前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坎特先生昔日的身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当年中美一波三折的入关谈判。今天,面对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坎特先生诚恳地说:“中国加入WTO是时候了。”去年11月,石广生部长和巴尔舍夫斯基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这份协议长达250页,上面写满了作为WTO未来的成员国——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就协议本身而言,坎特先生说:没有一个协议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制度是没有任何错误的。谈到义务和责任,坎特先生认为,它一方面带来的是机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挑战,它将促使中国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调整国内的政策,充分利用全球化的优势,顺利地适应转变。过去20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是中国有责任致力于进一步的改革。加入WTO不仅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催化剂。它将赋予中国更多机会以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世贸组织中可贵而重要的成员,也会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90年代初,坎特先生曾担任美国的贸易代表、克林顿总统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首席顾问。在此期间,他为扩大美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达成了200多个协议,其中包括与日本达成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协议,以及从纺织品到知识产权领域等一系列双边协议,但他为之付出了数年努力的中美就中国复关谈判在他的任期内却是柳暗不见花明。“没有遗憾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坎特先生引用了酿酒业的一句老话:“No wine is ready before its time”(佳酿需时日)。尽管协议没有诞生在他的手上,他并无遗憾。坎特先生说,他和他的同事也包括巴尔舍夫斯基曾为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最终达成做了大量铺垫性的工作,这一点令他感到非常的自豪。
  在过去的7年里,坎特来过中国不下10次。在他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历史中,尽管多半是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但也许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现在的坎特,似乎多少有些中国情结。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游说了108位持反对意见的众议员,为最终说服他们在表决对华PNTR议案时投赞成票尽了努力。另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的MBP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他目前正在帮助孟山都、美国在线等14家美国大公司拓展和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坎特说,中国加入WTO后,将会在美国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和贸易热。他本人对帮助美国公司发展对华投资和对华贸易很有兴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