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势头与高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3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势头与高度
  古平
  政声人去后。政治领导人物的业绩,往往是在他离去后才得到最终认定。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国葬虽已结束,但缅怀他的文章仍不时见诸报端。日前,日本著名政治家、前首相竹下登去世,又引起日中两国人士对他的怀念。两位日本政治家生前治理国家的业绩很多,他们着力于推动日中关系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们注意到,这两位热心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日本政治家离世后,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势头并未减弱。森喜朗继任首相后,会见的第一位外国客人是中国来宾。小渊前首相病重期间,前往医院看望的唯一外国高级官员是中国来宾。5月20日,江泽民主席出席中日文化观光交流大会并就中日关系发表重要讲话。来自日本各地5000多名代表参加的日中文化观光使节团与中国各界人士欢聚人民大会堂。此次日本来访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在中日两国交流史上盛况空前。5月30日,江泽民主席会见了日本执政三党干事长,加上正在日本巡回演出的中国京剧和杂技艺术团,使人们再次看到中日双方“官民并举”、共促友好合作的积极姿态和巨大热情。中日两国各界人士应该抓住当前两国关系出现的良好发展势头,扎扎实实地推进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也应该看到,干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噪音并没有停息。既有每天见诸报端的,也有在网上滚动播出的;既有在历史问题上借题发挥的,也有在台湾问题上逢场作戏的;既有政客的鼓噪,也有媒体的误导。“树欲静而风不止”,指望噪音销声匿迹是天真的幻想。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朋友时曾说过:“日本人民同中国人民一样,是希望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对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不断加强友好、发展合作来回答他们。”
  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令人欣慰,但更重要的是把两国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两国领导人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和看待中日关系,把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推向21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