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阿塞拜疆 石油兴国 再创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3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阿塞拜疆
石油兴国 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蒋安全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晓玉
  初夏时节,记者随李鹏委员长一行来到里海之滨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风城巴库名不虚传,果然有“清风徐来”的情韵。巴库以盛产石油闻名于世,阿塞拜疆也因为当年到处有地火而被视为“火之国”。
  站在阿塞拜疆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上眺望,巴库市附近的陆地和里海海域到处可见的废弃井架和钻井平台,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昨日的辉煌。据史料记载,阿塞拜疆于公元10世纪就有挖井汲油的做法。此地石油具有埋藏浅的特点,只要挖到地下10米—12米即可出油。世界上工业化开采石油始于1877年,而阿塞拜疆早在1873年就已打出第一口大流量油井。本世纪初,巴库油田曾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
  尽管陆上和浅海油气经百余年的开采,已所剩不多,但阿塞拜疆海上还有大量未开采的贮油、贮气构造。据报道,阿去年在里海海域沙赫·德尼斯地质区块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勘探储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一位在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工作的阿塞拜疆朋友介绍说,从巴库乘直升机约30分钟,便可到达海上开采平台。一到晚上,那里灯火通明,景象煞是壮观。记者在巴库街头,不时可以看到挂着黄色牌照奔跑的外国商社、公司的车辆。由于石油产业的带动,使不少与石油产业无直接关系的人也从中得益。从记者见到的情况来看,巴库的市容、市貌和经济繁荣程度是外高加索3国中最好的。因此,拉西—扎德总理今天在与李鹏委员长会见时,再次表示其传统的石油工业依然是“支柱产业”。目前,阿国家财政收入75%来自石油,20%来自商业,农业和其他工业只能提供财政收入的5%。
  1991年阿独立以后,经济状况曾一度恶化。阿利耶夫执政以来,稳定了政局,提出了“石油兴国”的战略,阿石油工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外国经济联络部负责人纳西洛夫说,阿塞拜疆油气生产的形势看好,去年的产油量达1500万吨,到2008年石油产量可望达到6000万吨。他说,阿塞拜疆“石油兴国”战略的重点不仅体现在石油开采上,而且也体现在与开采同步的油气输送管道的建设方面。去年12月,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3国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关于修筑“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的协定。根据此协定,这条长达1730公里的石油管道将在2004年建成。另外,连结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之间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问题也有了初步的结果。
  阿塞拜疆还把引进外资开发石油资源作为一条重要的策略。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助理阿卜杜拉耶夫表示,阿清楚要开发储量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的里海大陆架油田,必须有巨大的投资。要尽快把埋藏在地下、海底的“黑金”变成实实在在的能造福于人民的国家财政收入,还必须与外国企业合作。1994年阿塞拜疆与十几家公司签订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联合开发的石油合同。自那以来的5年多的时间里,阿塞拜疆与外国石油公司组建了19个联合开发石油财团。
  目前,中国对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发,已从技术经济论证进入到实质性的商业谈判阶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局和中国大港油田都在与阿方积极探讨合作的问题,进展顺利。阿领导人在同李鹏委员长会晤时均谈到,阿参与倡导并致力于建设“欧亚运输走廊”,开辟“新丝绸之路”。阿方愿意把阿中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作为启动“新丝绸之路”的内容。李鹏委员长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鉴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联运铁路的贯通,“新丝绸之路”客观上已经开通。我们要为“新丝绸之路”赋予更多的合作内容,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合作大有可为。李鹏委员长对阿总理表示:“中阿经济的互补性强,特别是在石油的开发与利用、家电生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潜力很大,前景看好。”我们期待着阿塞拜疆“石油兴国”战略的实施并取得成功,为造福阿塞拜疆人民、为阿塞拜疆经济建设再创辉煌。
  (本报巴库6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