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伤痕愈合的奇迹——记著名创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3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伤痕愈合的奇迹
  ——记著名创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
  张献怀 雷永升
  在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科学家中,我国著名创烧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三○四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盛志勇榜上有名。在盛志勇身上,既具有科学家的睿智,又具有战士的勇气。作为我国烧伤医学专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近60年的医学生涯中,他以对医学事业的挚爱和顽强不息的探索精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医学之最,他精湛的医术使许多遭火魔吞卷过的人获得第二次生命,特别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方面,把我国烧伤救治水平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
  切痂植皮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缺乏皮源,往往造成患者创面不能及时覆盖而感染死亡。70年代初,盛志勇从国外关于液氮储存种牛精子的报道中得到启示,他和朱兆明教授白手起家,开始了液氮储存皮肤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验研究,连续攻克了储存装置研究、皮肤活力测定、抗冻液配制、皮肤消毒以及降温复活控制等道道技术难关,在国内最早建成了低温异体皮库,使皮肤移植后的存活率稳定在95%左右。除本院使用外,还支援国内25个省、市、区的100多家医院,挽救了1000多名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命。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烧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一直是当今创伤外科和危重医学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国内外医学界共同研究的热点。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为临床救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他主动承担了军队重点攻关课题《创(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研究》。通过对患者临床研究和大量动物实验,他第一次提出了发病机理双相预激学说和早期诊断依据以及多项快速准确的预警指标,并提出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的重点应放在第一次打击阶段,即创伤早期及时去除或控制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防止炎症失控,避免第二次打击的治疗原则,使大面积烧伤病人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由17.3%下降到6.9%,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由87.5%下降到40%。
  一位青年女职工因机房起火,全身95%烧伤,其中三度烧伤达90%,伴有重度呼吸道烧伤,生命垂危。盛志勇等专家先后为她进行了38次植皮和整容手术,最长的一次手术近8个小时。植皮时要在巴掌大的异体皮上挖160到200个小孔,再把小米粒一样大的自体皮相间植入孔内。光取病人的头皮移植就达30多次。为了使病人完全康复,他坚持了20年追踪治疗。这位女工现在能和正常家庭主妇一样,用失去十指的双手包饺子、钩编织品、打乒乓球,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当记录这位女工救治、康复的资料片在美国烧伤界放映时,一位美国教授非常激动,竟把介绍情况的中国学者抱起来转了两圈,兴奋地说:“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