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京城夜市如何热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3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新视窗

  南方人到北京,总觉得这儿的夜晚太冷清,既没地方可逛,又没地方可玩,也没地方可吃。日前北京市商委启动的“京城之夜”周末晚间休闲消费活动,从北京市几条主要的商业街着手营造“晚间经济”——
  京城夜市如何热起来
  周晓红
  挑灯造市图个啥?
  自5月19日起,按照北京市商委的统筹规划,北京市王府井、西单、前门大栅栏、建外、朝外、公主坟(简称三街三区)的70余家企业将周末营业时间延长到22时或22时30分,个别商家甚至延至24时。配合营业时间的延长,商家还筹备了一系列晚间休闲娱乐活动,如王府井大街工艺美术大楼前专门辟了一片场地,开设了音乐茶座、咖啡座;西单文化广场推出了融音乐、舞蹈、娱乐为一体的啤酒节;建外秀水街则形成了晚间餐饮一条街。众商家劳神费力挑灯夜战图个什么呢?
  翠微大厦一位负责人分析道,翠微晚7时至10时这3个小时的销售,周末可占商场全天销售的12%,非双休日也占到4%—10%,这块市场如果我们不做,就会被别人抢去。赛特购物中心公关部的鲍简经理说,由于赛特的顾客群体主要是“白领”阶层,大多只有晚上才有空闲时间,相对而言晚间销售更受欢迎。目前赛特已经把每天的营业时间都向后调整到晚22时,并成功地在“五一”举办了通宵夜卖活动。夜间市场对于赛特至关重要,也大有可为。
  北京市商委的张瑾处长认为,开发晚间消费市场是适应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形成北京市经济发展新亮点,完善首都经济板块的必然趋势。国庆50周年和新千年之夜,市商委组织了两次全市性的大型主题促销活动,效果之好出乎所有组织者和商家预料,“五一”期间一些商家夜间销售的火爆场面也给了商家启动夜市的信心。
  夜市较冷待加温
  但是,本应热闹的京城夜市目前却显得有点冷清。据王府井百货大楼市场营销部的关彦介绍,百货大楼在前两个周末晚上10时—10时30分这延长的半个小时内,平均销售额只有2万元左右,跟“五一”期间每小时40多万销售额没法相比。不算百货大楼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700多一线员工的开销费,光电费就要800多元,这半个小时根本不赚钱。西单商场、城乡贸易中心等商家延长时段的销售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笔者5月27日晚在西单的几家商场走了一趟,发现21时30分以后,商场人流就开始减少,且越往上层走,顾客越少,尤其是各商场的家电部,更是人影寥寥,21时45分中友百货二楼一位卖服装的售货员已经开始着急怕赶不上回家的车,另一位售货员则抱怨加班等于没加,又没有加班费,又没卖出几件东西。倒是几位从广州来北京的游客在商场里逛得流连忘返,一位小姐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白天看景点,晚上逛商场,这样的安排充实又合理,玩得也很尽兴。没想到在北京也能逛到这么晚。”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销售成果,北京市商委的同志说,如果光从销售额来衡量有失公允。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但不能等到条件都成熟了才开始搞,而应边搞边创造条件。启动夜间市场目的是挖掘新的市场,这也需要企业主动参与,适应晚间消费策划一些适销对路的销售活动,而不是坐等商机的降临。
  城乡贸易中心总经理助理赵磊说,“五一”消费的高潮刚刚过去,新的消费周期尚未来临,因此目前的景况是意料之中的。一旦天气真的热起来,夏日夜间消费将成为商家“五一”之后、“十一”之前争夺的主要时段,所以,先期的“热身”是造市必不可少的阶段。
  配套措施须跟上
  万事开头难。晚间市场在北京刚刚露脸,就遭遇了一系列难题。公交车不延时,商业街员工和消费者晚上难回家;银行不延时,顾客和商家的资金难周转。一些商家还希望有关部门提供方便。比如想在店外搞露天活动配合晚间销售,须报商业街工程部、公安局、工商所、城管部门等七个部门盖章批准,还得提前15天上报,手续太麻烦。
  北京市商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商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办法,将尽力创造条件,配合商家让晚间经济在京城红火起来。据了解,公交部门已经同意在主要干线安排交通车解决夜间交通问题,市政管委会也正在签署联合通知,准备在不影响市容的条件下,对开展夜市经济的三街三区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简化手续。银行延长工作时间的问题,也正在协商解决中。
  据悉,近来不少商场的晚间销售量有所增加,其中百货大楼已大约占到全天的1/4。我们希望随着天气的升温,京城夜市也会逐渐热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