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搏浪琼州海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3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搏浪琼州海峡
  柳昌林 金敏
  6月10日早上6时05分,横渡琼州海峡的34名健儿在广东省徐闻县海仔村下水。一项填补我国马拉松游泳赛空白的横渡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晨曦初现,海阔天空。清晨,琼州海峡风平浪静。随着裁判员一声令响,34名横渡选手齐头跃入滚滚波涛,开始了漫长且艰辛的渡海征程。
  当天琼州海峡风向西南,风力四五级,海水平均温度为29—30摄氏度,涨潮流向东或东偏北方向,最大流速为172厘米/秒。大赛组委会竞赛部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气候、水温很适合运动员比赛。
  按照国际泳联规定,这次比赛每名选手身后都跟着一艘船,船上坐着裁判员、救生员和选手亲属。
  10日下午16时45分,来自辽宁的宫晓宇成为第一位成功抵达比赛终点——海口市假日海滩的渡海勇士。约一个小时后,与宫晓宇同在三亚市红珊瑚潜水公司当教练的18岁女选手张楠楠成功抵岸。稍后,浙江选手方世牛、湖南选手姚增超也先后上岸。
  6月12日,横渡琼州海峡大赛组委会确认并公布了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9名选手名单,除了10日在假日海滩登陆的4名勇士外,在其它地点登陆的颜伟师等5人也被确认横渡成功。
  “横渡琼州海峡是一种理想主义,但举办大赛却需要科学和合作!”承办本次赛事的海南热岛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国内没有任何类似办赛经验可借鉴,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仅凭一腔激情举办横渡大赛是行不通的,它需要科学地决策、组织、管理,也需要多方协助。”
  组委会事先通过海洋、气象、水监等部门收集了琼州海峡的大量资料并作了严密的科学论证,确定6月10日为最佳比赛日期,事实证明了这天的水温、水流、气象条件最适合运动员横渡。组委会在海事局的帮助下,结合6月10日当天的水流等情况,用计算机进行了多次详细计算和航线模拟演示,最终确定了海仔村为最佳下水点。
  本次参赛的34名选手是经过3次选拔后产生的,他们均具备横渡海峡的实力。有一名12岁的少年游泳成绩不错,也报名参赛,如果让其参加必有轰动效应,但组委会为了安全考虑,毅然作出不让其参赛的决定。此外,组委会还多次组织参赛选手进行赛前训练和海上自救。
  本次大赛按照国际泳联规定,完全做到每人一船,船上跟有救生员、潜水员,海事局提供导航船为选手导航,由4艘护航船形成一个天然航道,另有多艘应急救护船只随时待命。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组委会派人八下广东省徐闻县渔村,和村委会负责人签订了租船“责任承诺书”,要他们以最好的船和船员为大赛服务。
  海南省体育协会、大赛组委会负责人王长有说,本次大赛为我国举办马拉松游泳比赛积累了经验,明年海南将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把横渡大赛办成全国性赛事,进而向国际泳联申请将该比赛列为国际马拉松游泳系列赛的一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