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三联新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4
第6版(文学之页·读书天地)
专栏:

  三联新书
  《论戴震与章学诚》 余英时著
  戴震和章学诚是清代中叶学术思想史上的两个高峰。作者通过对戴震和章学诚之间在学术思想史上的交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中不仅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出十八世纪中国思想界的面貌,更可窥见清代儒学和宋明理学在思想史上的内在勾连,同时显示了儒学传统在清代的新动向。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庄孔韶著
  林耀华教授曾以小说形式写出了研究中国家族制度的人类学名著《金翼》。本书作者是林耀华教授的弟子,于1986年至1989年重访金翼旧地,做社会学田野工作,完成了这本人类学专著。书中熔人类学随笔、民族志、访谈、史料、实证与直觉观察于一炉,汇聚了福建玉田县黄村上下百年的沧桑变化、人事更替、文化传承等丰富知识。
  《社会分工论》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译
  涂尔干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分工论》是他的代表作,通过讨论社会分工的性质,研究一个社会整体是怎样联系的。作者认为,前现代化社会的劳动分工所造成的社会联系只是一种机械性质的团结,而现代的劳动分工则造成有机的团结,使个人人格进入专业领域并不是束缚,而是摒弃掉虚幻的愿望,使之更为自由更为切实地发挥作用,它对个人的自由人格塑造是更为积极的。书中他提出的“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动能”、“社会容量”以及“道德密度”等重要概念,一直为后来的社会学所沿用、修正,并引起不断的论争。
  《甜蜜的悲哀》 (美)马歇尔·萨林斯著 王铭铭 胡宗泽译
  作者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人类学家,通过对西方社会科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如“权力”、“需求”等的分析,指出其中犹太—基督教观念的渗透性影响;并强调所谓“科学”观实际上不过是西方宗教神话和文化符号逻辑的一种表述形式而已。本书曾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其翻译出版对我国人类学及社会科学的理论建设也颇有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