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一幅巨画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一幅巨画的启示
  王泽华
  河南画家李伯安为创作一幅反映中华民族风骨和精神的巨画,走遍千山万水,历时十个寒暑,呕心沥血,默默劳作,不懈追求。这幅卷高两米、长一百二十一点五米的国画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创作背景,浓墨重彩,展示出一组组神州大地生生不已的旺盛物象,一张张华夏儿女山岩刀刻般的坚毅神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一九九八年五月,李伯安连累带病倒在了尚在创作的人物画卷前。去年底,这幅巨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人们为巨画的神奇魅力所吸引,为画家杰出的艺术才能所折服,为画家英年早逝而惋惜,更为李伯安的品德和情操深深地打动。
  《走出巴颜喀拉》被公认为是当代绘画艺术的精品,而李伯安在“艺德”、“艺品”特别在做人的修养等方面,更堪为楷模。他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实践给人诸多启示,从某些侧面揭示了精品生产的一些成因,值得深思。
  从艺德上讲,李伯安精益求精,从不急功近利。“十年磨一画”,这种认真严谨的创作精神,是不多见的。在市场的诱惑下,现在不少文学艺术工作者变得浮躁起来。个别画家拿出的明明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却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将之捧为“精品”,见利忘义,沽名钓誉。而李伯安却能在市井红尘的喧嚣中,面壁十年,甘于寂寞,潜心作画。李伯安的艺术实践说明,精品的问世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苦苦求索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耕耘。
  从艺术品位上讲,李伯安鄙夷不良文化倾向,安于清贫,不媚世俗,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他所追求的,是刻画出我们伟大民族的风骨与灵魂。纵观科学文化艺术发展史,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艺术成就与他的思想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忽略个人修养,忽视知识补充与创新精神,靠迎合低俗心理,靠钻评奖“空子”来抬高身价,是站不住脚的。精品,应像《走出巴颜喀拉》那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继承传统又独创新局。正像人们可能不知道梁斌、徐光耀,但不会忘却《红旗谱》、《小兵张嘎》一样,真正的艺术精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显示出独特的价值、魅力与光泽。
  中国有句古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文化先哲所揭示的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只有像李伯安这种胸襟开阔、心无俗累的人,才能将这样的精品奉献给人间,青史长存。它可以使人的思想升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李伯安的成功艺术实践和他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我们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思考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教材,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愿将此文,化作献给李伯安的一支深情的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