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正确解决水井入社问题,扩大井水灌溉面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5
第2版()
专栏:

  正确解决水井入社问题,扩大井水灌溉面积
  阎明祥
井水灌溉的土地,产量一般比旱地多一倍或一倍以上。由于每眼井灌溉的面积不多,能供给作物以适时适量的水分,而且没有失水淹地或土壤碱化的弊害。水井灌溉是群众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既适合目前农村中的经济特点,又能促进互助合作的发展。所以,在河水不足、地下水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指导农民发展井水灌溉,是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保证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土地的集体经营,给进一步发展井水灌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从山西省的情况来看,许多地区对于这项工作没有重视和支持。一九五四年山西省水利建设计划中的打井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三。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今年打井计划完成得更差。以井水灌溉发展条件良好的忻县为例,一九五四年打井计划只完成百分之十五,今年到四月底,这一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起来。为什么产生了这些现象呢?这主要是在农民中普遍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一种是互助组和个体农民的想法:今年不入社,明年也入社呀,现在打井白花钱,等入了社再打井安水车吧;一种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想法:新办起来的社,架子大,底子空,等力量大了再把旱地变水浇地吧。而领导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针对上述情况向农民进行宣传动员,放松了对农民打井浇地工作的领导。
事实证明,只要加强领导,正确地执行政策,让农民认识到把旱地变水浇地是增产粮食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能提高农民打井安装水车的积极性。忻县部落乡就是在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之后发动群众开展打井和安装水车工作的。这个乡除引河水浇地、现有井水浇地和不能变为水浇地的高地外,还能发展水浇地三千三百多亩。一九五二年这个乡的农民杨玉田把三亩四分旱地变成井水浇地,使每亩产量超过旱地产量两倍半以后,乡里的农民就曾经积极地开展了变旱地为水地的工作,到一九五四年年底,全乡共打成水井三十九眼,安装水车二十八部,扩大浇地面积八百二十四亩,比经营旱地时增产原粮二十一万多斤。但是这项工作在一九五四年停滞了下来,全乡全年只打了三眼井,安装了两部水车。今年全乡计划打井五眼,安水车五部,旱地变水地一百五十亩,增产三万八千四百斤。计划虽然是做出来了,但农民却不愿意照计划做。乡支部书记周润和(增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乡长王仲德、水利主任张成豹(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连丰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崔二卯(省丰产劳动模范)等专为这件事开会进行了检查和研究。周润和首先指出,党支部对社员井浇地入社的评产、水车折旧付息和租借使用等问题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解决,连丰、爱国、增产三个社在井地入社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是变旱地为水浇地的主要障碍。三个社井浇地都按旱地产量评产入了社,水车也是无偿使用。因此社员和社外农民都存有水井水车白归公的顾虑,不积极打井安水车。崔二卯、张成豹检讨说:连丰社和爱国社工作人员没有看到由于土地统一经营后节余的大批劳力,可以积极开展打井工作,而是处处小手小脚,单纯强调只有加大投资,才能解决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是不积极利用开展打井工作的有利条件,就不能有效地增产,因而也就不能在群众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他们研究了本乡在发展井水灌溉方面的有利条件是:水源旺、水质好;每眼井能浇三十多亩地,天最旱也能八天到十天轮浇一次水;全村能变旱地为井浇地的地有三千多亩,完成这项建设,就能增产八十六万七千斤粮食。接着,他们对水井、水车的入社问题,采取了适当的办法。他们规定社员在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三年打的井入社时,因这些井所浇的地的实产量已经提高,虽然政府奖励旱地变水地五年不增加农业税,这些地的产量应按实产量评产。随地入社的井由社里使用,坏了由社修理,但井权归社员所有。一九五四年打的井尚未受益,评产没有标准,打井投资也多,因此确定打井所花的成本归社负担,作为社里基本建设投资,井权归社所有。关于水车入社问题,大家认为租借和折旧付息都不合适,因为社员原来打井安水车都是使用从银行借来的贷款,分三年到五年还清。因此决定以当前水车价格为标准,按已使用年限、损失程度,折旧作价入社,由社归还贷款。这些办法在群众大会上公布后,社员和个体农民都认为公平合理。个体农民刘存良说:“这个办法好,水车水井不白归公,现在打井和入社后打井,都不吃亏。”水井、水车这样处理的结果,由社在三年到五年归还银行的贷款,爱国社才有一百六十元,连丰社也只有二百元,社的投资增加也不多。经过这样处理以后,社员和个体农民打井安水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到五月六日为止,连丰社带动互助组、个体户准备好了打两个井的木料和石料,爱国社也联合互助组和个体农户安上了三部水车,把七十五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