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加快建立科技人员 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6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论坛

  加快建立科技人员
  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龚保东
  科技人员收入水平偏低、企业内部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以及现有分配办法不符合科技人员的特点,不能调动其积极性,这是国企留不住技术人才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职工收入的差距不明显,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科技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明显。
  我国国企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不仅与国外相比偏低,与国内的三资企业相比也低很多,因而许多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还是被国外大公司挖走了。当然,有不少企业留不住人才,是因为企业效益不好,无力给科技人员高待遇。但一些效益较好的国企,也留不住人才,这就要找原因了。其关键就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没有打破,企业内部存在攀比现象。尽管有些国有大企业人均年薪达到一两万元甚至更高,也留不住人才,因为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职工相差不大。
  国有企业并非拿不出更高报酬给科技人员,而是无法平衡其他职工与人才的关系。在平均主义的刚性分配机制下,给科技人员增加工资,就得给非科技人员增加工资;提高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待遇,也要提高一般科技人员的待遇。这样,企业的工资总额上去了,总体成本上升,企业承受不了。
  曾有人认为国家给国企的工资总额定得太低,因而国企留不住人。其实这要辩证地看。总量如何分配,在企业内部大有讲究。这要看企业经营者舍不舍得、肯不肯花这个成本了。据了解,有的国企已经开始尝试削减一些岗位的工资,而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
  许多国企现行的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没有与他们的科研成果和成果的转化相联系,有没有成果一个样,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一个样。一句话,符合科技人员特点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能不能给科技人员应有的待遇,不仅仅是国企能否搞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也是科教兴国的大计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国家对此十分重视,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企业工资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其中特别提出,要大胆探索符合科技人员工作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和办法,建立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要合理拉开科技人员与一般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合理拉开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与普通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企业可根据生产需要并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同科技人员单独签订工资协议。对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奖励政策,有突出贡献的还可重奖,采取项目成果奖、科技产品销售收入提成、新增利润提成等激励措施,奖励方式可以是货币工资,也可以是本企业的股份。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试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