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为素质教育搭建新平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7
第9版(理论)
专栏:

  为素质教育搭建新平台
  李文海
  编者按:共青团中央发起和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员青年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服务的同时,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启发青年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已成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为总结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近七年的经验,探索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近日,团中央召开了“青年志愿者行动与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摘登如下。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我们培养的青年人,应该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人,是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建设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经过七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团员青年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青年志愿者行动以社会公益为基点,培养青年人的利他精神,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成为青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这一行动紧扣时代发展要求和当代青年特点,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树立时代新风,弘扬社会正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要扶助对象,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它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已经成为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种寓教育于服务的崭新形式,是高校育人手段的有效延伸。青年志愿者行动贴近青年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这一行动以青年人为主体,重在参与,参与者以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为依托,自主选择权受到了尊重,内在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青年在自觉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把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奉献给社会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志愿者行动注重实践,面向社会,有利于培育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在志愿服务中,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不仅锻炼和完善了自身,而且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了解了我们国家的现状,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已由最初的数十人发展到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青年教师参加的两千多人的队伍,其服务层次也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日趋多样化。前一段时间,近二十名人大博士志愿者先后走访了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青岛、温州等十多个城市,深入二十多家国有大中型、乡镇、私营和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以企业经营与企业文化、企业的优化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为主要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对青年志愿者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这是对全国广大青年、青年志愿者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也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社会理应给予关注,并为其发展明确目标,创造条件,理顺机制。作为育人单位的高等院校更应抓住志愿服务这一优势,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结合起来,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加实际,更加灵活,更加符合青年人的特点。
  首先,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引导,使之与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在新思想、新观念大量出现的情况下,青年志愿者行动也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势利导,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后,志愿者行动应借鉴多方面的经验,走产业化、事业化的路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其次,注重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规范性。目前,志愿服务已逐渐渗透到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在科技扶贫、文化助残、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均可见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这就要求志愿者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活动的规范性。今后应致力于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服务项目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特别是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展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