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阅读
  • 0回复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纪念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赵朴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5
第4版(视点·纪念与回忆)
专栏: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纪念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赵朴初
  邓朴方 王鲁光
  前些日子,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了我们崇敬的赵朴老——赵朴初同志。赵朴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又是一位以慈悲为怀的慈善家。赵朴老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却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在青年时代就喜爱赵朴老的诗文,赵朴老丰厚的学识、儒雅的风范、伟大的人格和关切民生的慈悲心怀,深深地教育和感染了我们。从80年代起,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为改善中国残疾人状况而奋斗,又把我们和赵朴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赵朴老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先驱。可以说,他毕生都在从事慈善事业。他的青少年时代处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亲历目睹了由于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备受的欺凌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受的苦难。从那时起,赵朴老即以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积极投身于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为振兴中华,造福社会而奋斗的伟大事业。抗日战争初期,他不辞辛劳,千方百计地救济、安置大批难民。并且,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碍,将难民中的青壮年成批成批地输送到皖南、苏南、苏北的新四军里,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将慈善事业与救国救民和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放初,他积极投身于社会救济工作,之后,长期从事救济救灾,做了许多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为民众,作出了贡献,给我们树立了楷模。
  赵朴老是创办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之一。1983年4月,赵朴老同胡子昂、季方、华罗庚、黄鼎臣、张邦英、吴作人和李维汉等八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给民政部写信发起成立中国肢体伤残康复研究中心。信中说,“我国肢体伤残者,约在350万左右,其中不少是截瘫患者。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伤、交通等事故,再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此类病人还会增多。如能设立专门机构,使这些患者在党与社会的关怀下,得到系统的治疗及功能训练,从而达到生活自理,部分参加工作,就可以使他们由社会负担变成社会建设者。因此,建立康复中心刻不容缓。”“如能尽快创建一个较高水平的康复中心,充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用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走一条新路,不仅能体现党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三中全会以来的成果,同时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在这一年召开的六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赵朴老再次会同几十位各界委员提出了增进残疾人福利的提案,呼吁成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残疾人事业筹措资金。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赵朴老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题名并担任了名誉理事。
  赵朴老热情关怀和支持残疾人文化出版事业,鼓励残疾人学习成材。《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时,赵朴老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他说,“我满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接《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诞生。她将是残疾人的真正朋友,她代表着全社会的良心,召唤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残疾人事业。祝《中国残疾人》杂志为祖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放出越来越灿烂的光辉。”他为残疾人文化出版单位——华夏出版社题写社名和宗旨:“传播人道主义,弘扬华夏文化。”
  赵朴老晚年仍十分挂念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1997年3月,91岁的赵朴老在北京医院的病榻上写下了这样感人的题词:“愿我们经常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关心年老的残疾人如同自己的父母,关心年相若的残疾人如同自己的兄弟,关心年少的残疾人如同自己的子女。”后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了这幅题词并加按语,号召全社会都像赵朴老所说的那样,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
  20年来,赵朴老始终牵挂着残疾人的疾苦,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怀、支持和教诲,为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长期和赵朴老的接触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教诲和启迪。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老前辈的赵朴老,既是倡导者、开拓者,又是实践者,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赵朴老的精神和事业,也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我们最后一次去看望赵朴老是在1998年的冬天。赵朴老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和我们讨论艺术、人道主义和残疾人事业。与赵朴老在一起,如沐春风。我们相约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再来聆听赵朴老的教诲,没想到这次相见竟成永诀。
  朴老之风,山高水长。赵朴老的精神和业绩将永远铭记在全国6000万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心中。
  我们永远怀念赵朴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