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三分钟可办的事何以拖两年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2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观察

  三分钟可办的事何以拖两年多
  本报记者 赵佩珍
  一件只需3分钟就能办妥的事,在湖南邵阳市人事局竟拖了两年零八个月。当事人及其家人为了查阅招干电脑考分真实性,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无结果。要不是记者前不久去调查,这件简单的事还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1997年9月,邵阳市人事局主持邵阳市地税局招干考试,111人报名参加。通过笔试、体检,选出18人进入电脑上机考试,最后按电脑上机成绩择优录取7人。
  24岁的曾雄杰是18名入围者之一。他是邵阳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电脑上机考试共出三道题,其中第三题为语言题,占30分。走出考场,小曾自信对第三题有把握得满分。但出乎意料,当他和母亲一道于9月29日上午去看榜时,这道题的成绩竟是零分。他顿时惊呆了。
  曾雄杰的母亲孙跃云是一位退休女工,为弄清儿子的电脑考试真实成绩,她先后多次到邵阳市人事局要求复查儿子的电脑考盘。但每次都遭到拒绝。孙跃云被迫到邵阳市纪检委、邵阳市信访办等部门申诉。各部门给予她的只有同情和安慰。无奈,孙跃云找到市委书记周本顺。周书记对她的申诉很重视,1997年11月下旬作了批示,请人事局李仁轩同志(局长)根据上访人的反映和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复查,实事求是地处理好这个问题。但是,邵阳市人事局仍以种种理由不予复查。邵阳市纪检监察局局长王位记派纪检委办公室主任赵双飞和工作人员唐四清到人事局复查试盘,也遭到副局长李青安的阻止。李青安当时很生气地对赵双飞、唐四清说:“有违法、违纪问题纪委可以查,如查盘引起连锁反应,谁查盘谁负责。这次考试我不管了。”复查又一次落空了。孙跃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1998年10月来到长沙市找到湖南省人事厅。省人事厅很重视孙跃云的申诉,采取当面协商、去函、去电话的形式,要求邵阳市人事局处理好此事,并希望局领导给予配合。但二位局长仍拖着不办。直到记者为此事专程从北京到邵阳市人事局采访并提出查盘时,二位局长坚持对记者说:“只可查分,不准查盘。”记者问:“为什么不准查盘?”李青安说,省人事厅[98]16号文件有规定。当记者拿到这个文件的复印件时,发现文件签署日期是1998年2月13日。也就是说,文件是考试结束近半年时间后才发下来的。该文件与周书记的批示相隔近三个月。对此李仁轩解释说:“我们不能因一个人的质疑而全盘否定已经得到的公正的肯定。如果给曾雄杰复查考盘,其他人也可以查,这样等于推翻了全部考试。这一次可以推翻,以后的考试该如何组织。”5月18日下午,记者向关心此事的市委书记周本顺反映情况时提出,人事局不准考生本人查盘可以理解,但以此拒绝上级组织复查是不正常的。第二天上午,周书记召集有市纪检委、市人事局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办公会,再次派赵双飞、唐四清去人事局查盘。复查的结果是:曾雄杰计算机语言题有内容,但其所编程序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认为该题不给分是正确的。赵双飞对记者说:“复查的操作过程不足3分钟。”
  一件不足3分钟就可以办妥的事,经过了两年零八个月后终于有了结果。我们且不说曾雄杰母子对此结果是否满意,单就这一查盘过程而言,邵阳市人事局领导确实应该认真检查一下对待上访群众的态度,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编后
  3分钟就可以办妥的事,却拖了两年多不办,邵阳市人事局的领导这种对群众冷漠的态度,同我们党的宗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有那么一些基层干部,他们做官当老爷,对人民群众缺少感情,不关心群众的痛痒,致使一些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没有在基层得到及时解决,从而激化了矛盾,逼得群众越级上访,既影响了当地的安定团结,也损害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希望这些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工作中切实转变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