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反腐倡廉系列谈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8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
  ——反腐倡廉系列谈之四
  李永忠
  近些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就告诉我们,实行从严治党,必须认真抓好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这个薄弱环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大体上有三个活动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三者各不相同,却又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对干部的管理和考查往往局限于工作圈,对干部的工作能力了解得比较多,看经历、看学历、看档案袋中的死材料多;而对领导干部现实表现的活情况了解得少,对他们的生活圈、社交圈则了解得更少。而这后两个活动圈,常常成为组织上管理和监督高中级干部的薄弱环节,个别高中级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往往就发生在这两个活动圈内。因此,必须加大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的范围。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必须严格对高中级干部的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要求高级干部“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高中级干部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重要岗位,既是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又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表现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决定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成败。因此,用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高中级干部,是认真抓好薄弱环节的关键。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必须严格对高中级干部的管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管理松散,甚至流于形式。个别高中级干部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既由其自身素质所决定,又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组织过分依赖高中级干部的自觉而放松管理不无关系。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治国必先治吏。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管理好各级领导干部,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和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所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必须严格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邓小平同志指出,“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在党委会内部要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切实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以特殊人物自居,听不得批评意见,认为监督是挑毛病、找茬子,致使一团和气、息事宁人的倾向在一些党组织内部滋长,这对领导干部的成长十分不利。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既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又要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使其能够“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要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从加强对高中级干部具体活动的监督做起,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有赖于高中级干部不断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首先,必须摆正位置。高中级干部也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特殊党员,接受监督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体现。其次,必须端正态度。要把监督作为党和人民对自己的爱护来认识,把主动接受监督当作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动力。第三,必须提高认识。要明白监督不是不信任,而是对权力的必要制约,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精神和原则。严格监督是落实严格要求的有效措施,严格监督是实现严格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党的高中级干部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监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