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日美对比看“日本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3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长期号称“西方经济优等生”的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一落千丈,与美国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其基本原因在于两国对信息技术革命的反应不同——
  从日美对比看“日本模式”
  冯昭奎
  在东亚各国或地区“后浪推前浪”般的经济增长中,日本作为在五六十年代首先实现高速增长的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领头雁”作用,同时日本的发展经验也曾被作为一种“模式”被东亚各国或地区参考借鉴。然而,长期号称“西方经济优等生”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却一落千丈,1992—1999年的平均实际增长率仅有1.1%,与持续十年繁荣的美国经济形成鲜明对照,同时,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崩溃也对东亚地区经济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成为1997年在东南亚及韩国等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那么,东亚各国或地区从同是作为东亚国家的日本经济的浮沉、特别是从日美经济对比之中可得到什么启示呢?
  可以认为,导致日美经济形成如此鲜明对照的基本原因在于,两国对IT(信息技术)革命的反应不同,首先是两国政府对IT革命的认识及其政策导向不同。回顾19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声称要将东京建成“世界都市”,尔后又制定了“休养地法”以适应“国民余暇需求的迅速增强”,结果唤起了在东京大造办公楼、在地方大建休养地的热潮,使大量游资被吸引到购买土地、大搞房产上,刺激了地价急速上涨。同时民间企业对办公楼、厂房及机械设备也进行了过度投资。
  与之对照,1992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构想,推动80年代开始的个人电脑革命与网络革命合流,汇聚成IT革命洪流,使国内外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投资高技术、特别是投资于IT产业。
  克林顿总统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构想之际,正是日本泡沫经济正式破灭、金融机构背上了巨额不良债权包袱、广大企业开始大幅削减设备投资之时。特别是1997年以来,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不仅连年下降,而且信息技术投资仅占企业投资总额的20%;而同期美国企业设备投资不仅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且信息技术投资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例高达34%。
  现在,人们往往把日本发生泡沫经济的原因归结为日本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包括1987年过急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泡沫膨胀,1990年过急的金融紧缩政策又导致泡沫破灭,以及泡沫破灭后对不良债权问题的久拖不决。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假如80年代末日本政府实施金融缓和之际,大量游资不是流向容易形成泡沫的房地产,而是流向有成长前途的信息技术产业,那么,90年代日本经济将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景。但这种假定是无法成为现实的。这是因为日本既缺乏如同美国风险企业那样在IT革命中十分活跃的资金需求者,又缺乏如同美国风险资本那样具有高度风险判断能力的资金提供者。设想以当时日本企业主要依靠间接金融、资本市场不发达、教育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民间企业间人才极少自由流动、大学及国立研究机构的成果难以产业化、繁杂的政府管制束缚新企业诞生、税收制度不利于企业家靠创新获取丰厚利润、社会上缺乏冒险和改革精神等等状况,怎么可能出现大量资金流向IT产业的局面呢?美国IT产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之所以每年有大约80万家IT风险企业诞生,正是依靠了高度流动性和巨大资本市场、风险资本网络、世界一流大学、崇尚冒险和改革的文化氛围和从全世界吸收高科技人才。这些都是日本所缺乏的。总之,日本未能抓住IT革命机遇主要是因为二战后日本行之有效的一整套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IT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现在,日本正试图对传统金融体制和经济结构进行改革,以便在信息化领域“重演”过去在工业化领域对欧美的成功追赶,人们对日本“第二次追赶”的能力不宜低估。
  最近,纽约股市经过两个月的调整趋于平稳,说明美国经济虽有泡沫,但这种泡沫犹如IT革命这股新经济洪流之上泛起的泡沫,仅具有局部的性质,而日本的泡沫却是没有“新经济”背景、牵涉到旧经济全局的问题。因此,美国“经济中存在的泡沫”的破灭即股价调整对整个经济走向软着陆未必不是好事,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却造成了一场真正的灾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