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2阅读
  • 0回复

连创佳绩看“奇强”——来自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9
第1版(要闻)
专栏:打好攻坚战 开创新局面

  连创佳绩看“奇强”
  ——来自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伟
  登上北京西去的列车,“南风号”一夜之间,直达山西运城。这列特快客车以南风集团命名。现在,南风集团正如同一列劲头十足的火车,沿长长的铁轨,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华夏大地四面八方。
  异军突起,中国合成洗涤剂市场销量第一
  站在高高的望湖亭,只见中条山下盐湖漭然成川,积雪百里,一些工人正在晶莹的湖面上劳作。
  南风集团办公楼前厅墙上的橱窗内,写着几组该企业名牌产品“奇强”洗衣粉的数据:1996年全国销量第二;1997年全国销量第一;1998年全国销量第一。恰好,集团公司市场部经理朱奇立从楼上下来,记者问道:“1999年的情况怎样?”朱奇立颇为自豪地说:“当然还是全国销量第一!”
  南风集团成立于1996年4月,次年发行A股股票,成为上市公司。3年多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三大产品元明粉由42万吨增到120万吨,“奇强”牌洗衣粉从8万吨增到40万吨,硫酸钾从1万吨增到15万吨;销售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22亿元,利税从6600万元增长到2.2亿元。
  为什么南风集团在我国合洗市场上一枝独秀,创造出国有企业高速、高效发展的奇迹?从运城地区采访归来,记者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时刻记住“三个有利于”,抓住每一个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运用和实践邓小平理论成功的典范。
  低成本扩张,增强市场控制力
  “东南有风洞,盐花得之,一夕成盐。”运城盐湖资源得天独厚,千百年滋养万邑。史书载,唐大历年间,河东盐池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8。然而,到90年代初,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的运城盐化局,靠出卖原料产品已难以维系生存。邓小平南巡谈话恰如适时南风,吹拂晋南大地。当时的盐化局长、现在的南风集团董事长王梦飞,审时度势,果断将单一的初级产品向下游调整,进军市场潜力巨大的合洗行业。
  当时,世界合洗行业的大跨国公司如美国的宝洁、德国的汉高、英国的利华和日本的花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全国排名前10名的合洗企业有8个先后被控股经营。国有合洗行业在面临全军覆没危机的同时,也有行业重组的机遇。怎么办?1996年,运城盐化局西过黄河,与西安日化等四家企业,组建了南风化工集团;同年又东出山海关,收购辽宁本溪石化总厂55%股权。
  党的十五大为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建立跨地区、跨行业大集团和大公司提供了优惠政策,并营造了良好环境。1997年,南风席卷长江南北,先后收购安庆合洗厂,兼并西安牙膏厂,控股贵州合洗厂、四川彭山元明粉厂和呼和浩特日用化学工业公司等企业。次年,位居我国元明粉生产行业之首的南风,又适时劲吹,强强联合,对我国元明粉生产排名第二的四川同庆厂、排名第三的江苏洪泽厂实施控股经营,元明粉产量超过居世界第一的西班牙,从而垄断性地控制了中国元明粉市场,具备了与跨国公司在中国合洗市场一争天下的能力。
  4年前,某跨国公司中国市场的经理与王梦飞面晤,踌躇满志:要不了几年,中国合洗市场的50%将是宝洁和利华的天下。4年后,春风得意者却是中国的南风集团。
  深化改革,增强市场的支撑力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96年和1997年,南风集团先后出台了转换经营机制和深化内部改革的“双十八条”,对企业的管理、决策、财务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
  运城谓之河东,自古人杰地灵。在这片文化积淀丰厚的热土上,先贤的智慧在今天闪现出新的火花。
  南风集团有专门的投资委员会,他们确定的投资方向是:最熟悉的行业,最熟悉的市场,唱最拿手的戏,放大本行业最好的优势。几番低成本扩张,总资产从3.5亿元猛增为25亿元,成功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南风集团将36个处室精简为8个,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单位和生产辅助部门,办起公用事业公司,吸纳3200多分流下岗的干部和职工,又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洗衣粉、元明粉、硫酸钾包装袋绝大部分由“三产”实体生产,这些服务主业的实体在运城成为仅次于集团的第二利税大户。
  去年5月,南风集团内部全面推行市场化,公司全员招聘上岗,企业生产流程各个环节,均由契约约束,形成互为顾客的买卖核算关系。实行24小时调度,根据销量,随时下达生产任务。仓库则是变传统的出入库为买进卖出,班组交接班,水、电用了多少,一笔笔算得清清楚楚。今年市场价格虽然低迷,但由于比质比价的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利润却增加了20%。劳动生产率也由1996年的1.8万元/人,提高到目前的12.4万元/人。
  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统一计划、统一原料供应、统一销售和生产经营放开的“三统一放”管理模式。对子公司实行“三个一管理”,即管住一个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一个经理、一个财务总监。机制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濒临倒闭的西安日化进入南风集团后,次年扭亏,第三年成为陕西的明星企业。加入南风集团的安徽安庆、贵州顺达、辽宁本溪的企业,均在当年扭亏为盈。
  不断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5000年前,舜帝在盐湖之畔,曾抚五弦琴,作《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今天,在盐湖畔崛起的南风集团,给古老的《南风歌》注入了时代新声!
  跨国公司始入中国,以高档次日化用品和地毯式广告,占有城市的高消费群。南风集团避其锋芒,根据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创新之路。在全国设立300个销售网点,很快,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50%。去年挺进北京,当年市场占有率就达30%,接着又进军上海市场,占领珠江三角洲,直逼广州城。
  刚刚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的王梦飞对记者分析道:中国加入WTO对占有资源和规模优势的南风来说,则是大好机遇。入关前,洗涤剂辅料多靠高价进口,入关后,关税降低,相应使我们成本降低。同时,还可获得更先进的技术。
  这几年,南风先后从意大利、美国引进洗涤剂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专利技术,追求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方圆130公里的盐湖,夏产盐,冬产硝。有了资源,就可延伸产品链,获得高附加值。我国耕地面积近50%严重缺钾,严重制约农产品品质的提高。按大化工的思路,顺应加入WTO的形势,南风再次适时飙拂,瞄准今年我国钾肥需求量达100多万吨的农村大市场。他们集思广益,开发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芒硝法生产硫酸钾新工艺。去年底,我国最大的、年产15万吨的现代化钾肥生产企业已在运城盐湖畔诞生。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关键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前两年,南风集团先后与清华大学、无锡轻工大学共建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正在选择广州和西安的高等院校,准备再建几个新技术开发中心,以保证科研成果通过最便捷的渠道,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新千年钟声袅袅未绝于耳,南风集团1月7日在山西大学召开2000年人才招聘洽谈会,莘莘学子向往如云。前年,南风集团在北京招聘管理人才,来人一听在山西的运城,摇头而去。南风集团毅然将市场部从黄河边的运城,搬到人才密集的首都,一下子就招募到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策划人才。
  现在,南风集团已抢得机制、品牌和人才的先手,挟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迈向21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