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农业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互利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7
第2版()
专栏:

农业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互利原则
陈洪福
有些农村工作人员,特别是在整顿农业合作社中发生违反政策现象的地区的工作人员,对宣传和贯彻自愿互利原则抱着消极对抗的态度。他们认为向农民宣传自愿互利原则是“自讨麻烦”,“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辽宁省盖平县第一区大房身村支部书记把一张登着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合作化的具体政策的布告的报纸,整天藏在自己的口袋里,不给社员们看,怕社员懂得政策后要求退社。十二区十间房村和杨木林子村把省人民委员会的布告放在抽屉里,压了半个多月没有张贴。
宣传和贯彻自愿互利原则真的会使农业生产合作社散伙吗?同一个县的另外一些地区的材料就可以说明,并不是这样的。盖平县十一区在备耕和春耕期间,整顿了二十二个社。负责整顿农业合作社的同志,首先调查了解了社内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社员的思想情况,接着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宣传了互助合作的具体政策,然后根据政策处理了建社中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问题,整顿了劳动组织。这样做的结果,农业合作社不是散伙垮台,而是更加巩固了。原先积极的社员现在更加积极了,原先动摇的社员现在也比较坚定了,原先落后的社员现在也逐渐积极了。根据这二十二个社的调查,原先有四十四户社员要求退社;经过认真贯彻政策和整顿组织以后,只有两户社员退社,其余的四十二户社员都不愿退社了。大曹峪村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没有宣传贯彻政策以前,有六户社员要求退社;其余的社员虽没有要求退社,但干活也不起劲,社里召集干活时都不愿来,就是来了,干活也不起劲。社员崔福利白天给社里干活,晚间还悄悄地到自己的土地上拣石头。经过宣传贯彻政策以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原先想退社的五、六户社员,都不退了。社员崔学勤有块山地,近几年的实产量是两千多斤;去年建社评产时只按土质给他评了六百二十斤。他当时感到吃亏,不满意,但不敢提意见,生产不积极,老想着退社。宣传和彻贯自愿互利原则、纠正了过去评产不合理的偏向以后,他不但不要求退社了,生产劲头也大起来了,并且表示今后要好好生产,做个好社员。
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只有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才能使合作社办好。如果社员对党的政策还有许多误解,整顿社时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现象不予纠正,单纯靠压力来巩固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在表面上一时闹得轰轰烈烈,久后也必然要出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