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6
第9版(理论)
专栏:

  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王梦奎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地区差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地区差距的写照。古代的地区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的,也同社会变迁特别是战争有关,例如开始于东晋完成于南宋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现在讨论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随着从沿海沿江地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开始的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从总体上即呈扩大之势。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开始强调均衡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重视沿海地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搞大规模的工厂内迁和“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总的来说,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纵向比较都有明显进步,但横向比较,地区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根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至少在五至十年之内,地区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即人均GDP的差距,仍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则取决于发展速度的差异。这是总的趋势。个别地区由于发展速度快,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甚至后来居上,是有可能的。
  研究地区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社会发展指标,如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相对差距系数都小于人均GDP的差距,这说明人们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地区差距相对比较小。有些经济落后地区在环境方面甚至优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说来,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也小于人均GDP的差距。这是政府的社会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例如对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的投资,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和扶贫政策等。但是,主要基础设施指标,除人均用电量外,都明显高于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系数。这说明,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更加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工作重点。
  西部开发的阶段性问题
  西部开发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这么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东部地区,而落脚点最终可能是在西部地区。我们的目标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既然那个时候全国还只是“基本”,就意味着可能有一部分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还会再滞后一些,需要更长的时间。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落后,实现现代化任务更艰巨,取得同样的成绩需要付出比东部地区更艰苦的努力。因此,开发西部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突击性任务。在整个二十一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
  西部开发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我国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现代化进程开始不久,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完成,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研究西部开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大的阶段划分。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实现了,三步实现了头两步,并不意味着走完了全程的三分之二。头两步用了二十年时间,实现第三步目标要用约五十年时间,这半个世纪必然还会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全国是这样,西部地区也是这样。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有些地方现在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西部开发首先需要把现状搞清楚,研究西部地区从现在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大体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当务之急是确定西部开发的第一阶段,即“十五”计划时期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西部地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重点。要“冷”、“热”结合:既要满腔热情,又要头脑冷静;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从长计议;既要雷厉风行,又要科学规划。总之,态度要积极,工作要扎实,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
  西部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像重庆以及西安、成都、昆明、兰州等省会城市和其他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城市,虽然也在西部,但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些地方,应该成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成为西部开发的中心。地区差距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城乡差距问题。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当然也有差距,但造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差距,也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从全国来说,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人均收入也相对较高。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可以这样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困难之处,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在农村。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几亿农业人口非农化或城市化的问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中国有十二亿多人口,过去几十年推进工业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城市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当今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我国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或城市化,既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搬外国的做法。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或城市化这条路是迟早要走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大中小城市和具有小城市功能的市镇的发展。这是全国性的问题,西部开发要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进行,注意研究西部地区非农化或城市化的特点。
  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负有重要职责。西部开发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是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交通干线等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的生产力布局。需要政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和政策支持。前些年实行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东部支持西部的做法,也要在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但是,中央的财力毕竟有限,地区之间的支持只能起补充的作用。现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体制条件和过去不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部经济环境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开发主要应该通过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来促使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境外的资源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更多地流向西部来实现。这应该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扩散过程。几十年来,国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的动作主要有三次:五十年代“156项”重点建设中有若干项摆在西部,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以及最近提出的西部开发。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五十年代在西部建设若干大项目不同,和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工厂搬家也不同,因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也不同。重点要放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投资环境上,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市场为基础促进东部地区和境外的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
  把开发西部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
  关于东、中、西部的划分,从地理位置来说并非很精确。例如吉林省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在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却是横跨东、中、西部。从经济发展水平说,中部地区也有经济落后的地方。现在这种东、中、西部的划分,也可以理解为是综合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水平来考虑的,其精神实质在于承认差距和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快发展。中部地区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承东启西,因而应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当然要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中部和东部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的大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西部开发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应解决好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西部地区,除四川、陕西两省和重庆市外,人口增长率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个别省、区有民族人口政策的特殊因素,但也不能不引起注意。“十五”计划时期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最多而劳动力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的时期,就业压力很大。有人根据三十个省、市的情况作过计算,人口增长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零点三六至零点五九个百分点。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六十岁以上人口占10%,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虽然老龄化会带来不少新问题,但现阶段仍然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不少地方生态脆弱,更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现在全国粮食供应比较充裕,是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加快恢复林草植被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好时机。有些地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建设可以带动旅游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如果环境破坏了,也就失去了优势。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是长远大计。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益严重,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这是西部开发的难中之难。必须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制度,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和新的生产力布局中,西部开发要努力发展深加工,不能走单纯开发资源的老路,更不能再搞浪费资源的粗放式的开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