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听农民朋友说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家炎(16)

  听农民朋友说调整
  伊人
  农业结构怎么调?种植业、养殖业的品种哪个才算好?哪个才能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从十几年前当乡长开始,这些问题就一直深深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近段时间,通过对一些区县的调查了解,听听农民朋友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实话”,既通俗又深刻,耐人寻味。
  “船大经风浪”——规模上突出一个“大”字
  “这个辩证法,其实很简单,以前种小菜,那真叫‘小’,张家种几厘(地),李家种几厘(地),管它有收无收,赚也赚不到几个钱,赔也赔不到哪里去。而眼下,一种就是几千亩,外头的贩子、公司和车队搞都搞不赢,卖的票儿也多多的。你说,是不是‘船大经风浪’?”一位农民朋友说起他的“辩证法”,噼里啪啦像倒豌豆子一样。
  培植基地,壮大规模,这可以说是尝到“调结构”的甜头的地方的干部群众的共识。“大”的优势在于:改变千家万户零散耕作、零星种植和零敲碎打上市场的小生产、独立经营状况,形成统一布局、统一制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寻求订单拓展市场的规模效应。应当注意的是,这些“统一”是建立在经济合同或自愿的基础上的,而绝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拉郎配”。规模上突出一个“大”字,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初始目标,又必须建立在全面掌握信息、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规模”成为“效益”的良好基础和前提。
  “俏货有卖相”——品种上落实一个“优”字
  “从定种开始,就要选俏货———就是那些说起来精贵,卖得起价钱的东西。”(一位乡党委书记的话)这是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飞跃。一个老农民说得更直接:“就是搞小麦、红苕、稻谷那些老板眼,都要弄点外国的品种啊,农科所的新成果来种。”
  的确,“俏货有卖相”。“货”要“俏”,品种是基础、是关键的第一环。
  优良品种的落实,一是供需双方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签订经济合同,明确标准、职责和要求;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制种基地;三是稳定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有效适时的全方位的服务。
  “图个有搞头”———效益上注重一个“高”字
  “有搞头”,可以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换句话说,就是要真正使农民通过结构调整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
  这个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在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的基础之上。而关键是想办法拉长产业链。
  一位年轻的村支部书记说:“从土里头出来,就拿到市场上去卖,再值钱的东西,都没得好大的利润———因为那是初级产品。”
  “譬如萝卜,”这位支部书记说:“鲜销的话,1公斤就只有1元左右,如果加工成萝卜丝或者泡菜或者与其他蔬菜搭配制成新的品种,效益少说也是翻番。”
  高效益的基础是拉长产业链,这是直接效益。而拉动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中介服务业以及创造劳动力就业机会等,个中的经济账,就更是大有算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