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首都隆重举行百年敦煌纪念座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7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隆重举行百年敦煌纪念座谈会
  李岚清致信指出,对西部得天独厚的稀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要重视涵养,加强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
  本报北京7月6日讯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杨雪梅报道:100年前,在中国敦煌,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它不仅使湮没戈壁黄沙中的敦煌石窟重新成为举世瞩目的胜地,还因此诞生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今天,当众多的敦煌学者、文物界、学术界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士聚首一堂,回顾百年历程,涌上一种强烈而相通的感受:藏经洞和敦煌学的100年,就是中华民族从屈辱、抗争到站立起来、大步发展的历史缩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致“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纪念座谈会”的信中,向辛勤工作在敦煌文物保护第一线的文物工作者,向长期在敦煌学研究领域默默耕耘的专家学者和全国文物考古、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表示感谢和致意。
  信中说,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我们需要思考在新世纪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史。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总的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信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拥有大量文化瑰宝。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要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适应西部开发总战略的西部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对西部的得天独厚的稀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要重视涵养,加强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
  开凿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敦煌石窟,集壁画、彩塑、建筑于一体,规模宏大,艺术精美,内涵深邃,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和天然历史博物馆。1900年6月22日,在敦煌莫高窟偶然发现的藏经洞,出土了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珍贵文物5万多件,为研究中国和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科技等提供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宝贵资料,堪称“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和“学术海洋”。
但这一震惊世界的文化发现,在当时那个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列强当道的年代,引来的竟是世界列强的疯狂盗劫和掠夺,铸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刻骨铭心的民族文化灾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经过几代学者和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劫后余生的敦煌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敦煌文化研究也步入空前繁荣的新时期,现在,中国以大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公认的国际敦煌学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出席会议,对敦煌保护和敦煌学研究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希望广大文物工作者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做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版工作。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敦煌艺术所独有的上下贯通中华千年文化、东西融汇欧亚四大文明的特点,使它成为体现人类优秀文化永恒魅力和影响的典型代表,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仍具有深刻的精神启迪。他强调,要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甘肃省省长宋照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江蓝生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等先后在纪念会上发了言。丁石孙、周铁农和有关方面负责人阎海旺、孙英、陈光毅以及敦煌学界知名人士等出席了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政府举办的这次座谈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