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美丽的丝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7
第2版()
专栏:

  美丽的丝绒
  朱敬禹
在江苏嘉定县南翔镇,有一个完全用手工印制丝绒的“金星绸布印花厂”。
这个厂生产的丝绒色彩鲜艳夺目,是丝绸中最名贵的一种。它远销苏联和匈牙利等国家,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这些国家的妇女,都喜欢购买这种美丽的丝绒做裙子和衣衫。在国内,维吾尔族的姑娘们特别喜欢拿丝绒做成裙子,穿着它在节日里唱歌、跳舞。
“金星绸布印花厂”自一九五四年八月开始生产丝绒以来,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有提高。这个厂原来每天每台生产两匹丝绒,现在可以生产三匹以上。全厂丝绒的月产量已经从六十匹增加到近六百匹。染料间老工人吴岩记原先几天里调拌一次颜料,耗费大,还容易褪色,后来改成一天调拌一次,不仅节约颜料,而且色彩鲜明。台板套印工人原来套印花板,需用时间长,而且要套的次数多,花纹还显得模糊,现在由于经常洗涤印花板,印出的花纹、图案都十分清晰。今年四月里,排毛工人唐伯清等去上海学习了排毛的先进经验,把原来两个工人拉住丝绒排毛的办法改成台板排毛,把丝绒的毛头顺在一边,既均匀,又美观。为了增加丝绒的花种,刻花工人薛剑青按照上海丝绸公司设计的花样,正在刻制七种新的印花板,准备投入生产。
一九五四年,来我国的苏联专家和波兰、保加利亚的纺织工业模范以及日本的画家、音乐家都曾经到这个厂参观过。苏联专家对工人们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不少改进的意见。原来,如洗汰间是用人工提水的,水不常换,影响了丝绒的色彩,经苏联专家指出以后,改用了马达抽水设备,用水能经常调换,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也保证了丝绒的颜色、光彩。
九个多月来,“金星绸布印花厂”工人已经生产了三千七百多匹“烂浆印乔其丝绒”和一千二百多匹“烂花丝绒”。仅“烂浆印乔其丝绒”一项就可以给国家换回三千七百八十吨钢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